('
五公主和林之南都不是有架子的人,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凌人之态,很客气的与他们寒暄了两句。
哪怕他们并不认识石通判,态度也很好。
郑文宸不是没眼色的人,说了几句就将人家夫妻先让过去了。
石通判瞅了眼一面携手缓步而行,一面轻声交流着宫灯上诗句出处的夫妻,和郑文宸感慨了句,“唉,好像谢姑娘交好的人,脾气都很好啊。”
言下之意是,为何身侧好友亲人都是好脾气的,谢姑娘竟还能一人如此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郑文宸想了想,由衷的说了句,“其实世妹性情也是很好的。”
只要不惹到她,她一般都很好说话和沟通,并且不爱笑里藏刀,说话也不必七拐八绕。
石通判当即给了他一个‘你在说什么鬼话你知道吗?’的眼神。
郑文宸摇头,“石兄,你这辈子算是走不出来了。”
一次被吓破胆,就再也拾不起胆气来了。
但不管有胆无胆,他们既是接到了喜帖,今日也走到了这里,便必须手持喜帖进入谢氏私宅观礼。
“石兄,今日多喝些酒吧。”酒能壮胆,尤其能壮石大人的。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石通判喝酒时,就得出的结论。
石通判强行挤出了一个笑来,“我怕我不敢喝。”
“……”
那他可就没办法了。
随着天色越暗,谢凤仪请来的宾客也都逐渐上了门来。
祁连聿和八公主是最晚到的,也是一起来的。
作为爹还在位,身体也不错的草原三王子,在他国来使都逐渐离京后,祁连聿还可以赖在京都无需急着走。
他到处乱窜着吃了不少的当地巷子内独有的吃食,吃的他身边的随从们,比入京时都胖了一圈。
他一开始是自己到处寻摸,后来也不知怎么想的,就带上了八公主一道。
他每日去宫门外等着八公主出来,接着两人一同就去京都各个巷子里钻。
两人谁也没再提婚事,就这么在京都走街串巷。
祁连聿是个话较多的人,会给八公主说草原的风景,说他打猎时的事儿。
八公主便投桃报李,将她在宫内长大的过程和祁连聿说。
即使她觉得很乏善可陈,没什么可说的,她还是说了。
祁连聿听的也很认真,时不时还会感慨两句。
诸如你们大梁的皇室孩子也太憋屈了点和你能活成这样也不太容易等等。
八公主终于打心里承认,她的九妹说的是对的,祁连聿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好到,她都有些自惭形秽。
她是在深宫内倾轧算计着长大的,看似天潢贵胄,光鲜亮丽。实则内里又狼狈又虚飘,无一处实处可托可落脚。
祁连聿不同,广阔的草原踩在他脚下,头顶是浩瀚天空。
他是在父母与族人的期盼中落生的,天赋神力更让他能睥睨草原。
他有着少年该有的意气与凌厉,又有一颗柔软中充斥着光明的心。
他像是一团烈火,照出了她千般算计下的冷漠。
今日参加婚宴,他们也是自胡同口下车后,看着一路宫灯过来的。
不同的是,她看的是情诗,是谢凤仪对萧长宁通过这些诗句表达出来的情深如许。
祁连聿则是一心记挂着吃。
但他依然还是停了下来,陪她一盏一盏宫灯看了过去。
她走得很慢,他也在身侧陪着,不曾有一分不耐。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快到门前时,八公主手抚着最后一盏宫灯,轻声念了上面的字。
胡同口入口处,写的是初见时便心生喜爱的情诗,到了中间便是炙热表达。
最后的则是百年之后,也要同归一室的句子。
她看向另一侧的宫灯,上面写的是,“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地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生同衾,死同穴啊。
八公主回过身,看向胡同两侧的宫灯。
心中原本对谢凤仪和萧长宁如此坚定要在一处的坚持,首次有了清澈的明悟。
其实没有别的缘由,只是因令我情深深种的那人是你而已。
“三王子,你还喜欢我九妹吗?”
第732章 我心里还是不太好受的
正在一侧神游天外,满脑子里都是今晚婚宴上会有多少好吃的,有没有多预备点,他可是很能吃的。
猛然听到八公主的问话,他愣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才挠挠头,“我也不知道。”
说完,大概也觉得这话说的太过模棱了,有点不干脆与清晰便指了指胸口处,“我这里看到她时,依然还会跳的快,还有点想要靠近,想要对她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