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開始有人附和他。
幾個學徒本來就妒忌她身為一個女人居然可以拜孫思邈為師,此刻見到她辨認藥材的水平竟然還不如自己,心中的那一點點惡意忽然就抑制不住了。
徐清麥能聽到自己身邊響起的竊竊私語:
「真是給孫道長丟臉。」
「她到底是怎麼混進來的?真的是孫道長的學生嗎?」
「所以我說,女人就不適合學醫。她們更適合的還是待在家裡面帶孩子。」
「女醫也有,但醫術好的太少了。」
「不是少,是基本沒有。」
劉神威皺起眉,轉過頭去想要和他們辯駁,但是被徐清麥扯了扯衣袖。
徐清麥挑起眉,輕聲道:「別管他們。」
她今天來這裡可不是為了來和這群學徒們來爭吵的。他們說什麼,對她完全沒影響。而且在傳統醫學方面,她本來也就是個新人,對自己的水平有深刻的自我認知。
劉神威也想到了什麼,收回了自己的念頭,愉快的將手攏到了袖子裡,繼續看場上的比試。
辨認藥材的比試很快就結束了。
高禹、沈永安和劉神威並列第一,他們三個都獲得了二十分。而剩下的那些學生們或多或少的都扣了幾分,徐清麥發現自己的分數其實並不是最低的,但是卻承擔了最多的非議,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第二場比試是金針認穴。
許仕粱本就是姑蘇許氏,他的下人早在定下題目的時候就返回了家中,帶來了一具小小的銅人。自魏晉時期,皇甫謐寫下《針灸甲乙經》之後,針灸就開始迅速的流行開來,並成為杏林中的大熱流派,就連太醫署也開設了針灸的專科。這種小銅人正是針灸醫師們平日用來練習認穴位的道具。
這場的比試也很簡單,每位學徒依次上前,手持金針,主考者道出穴位,他們便需要將金針刺入銅人對應的位置,思考時間只有五秒,過時就算失敗,累積失敗三次就出局。
擔任主考官的名醫迅速報出穴位名:
「頭維。」
「璇璣。」
拿著金針的學徒顯然有些緊張,但依然找到了這個穴位所在,然後刺了下去——當然,銅人刺不進,只是需要有這個動作。
主考官嘴巴不停,毫無規律的隨機點名:「關元。」
學徒額頭上開始有了點汗珠。
五秒一過,主考官毫不留情的道:「已累積三次,出局。」
旁邊擔任副手的考官正在統計他認準的穴位:「十五個,不錯,不錯。」
堂上,他的老師皺眉道:「他平日的水準可不止如此,到底是有些緊張了。」
其餘人笑道:「若是給人看診的時候緊張,那可不行,尤其是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