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紛紛應偌。
房玄齡甚至建議:「殿下,東宮舊臣王珪、韋挺有經世之才,因楊文干一案被牽連流放至邊疆苦寒之地。臣以為,不若將其召回,讓他們為殿下以及大唐效力!」
李世民的手指在案幾在敲了敲,意味不明的道:「王珪、韋挺……」
這些人在以前可沒少給他使過絆子,的確是挺有才幹。
崔善為的心顫了顫,以他所想,若是秦王,哦不,太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優容,一個魏徵已經夠了,這兩個人估計是夠嗆了……
可沒想到,李世民卻笑道:「既然玄齡認為他們是經世之才,孤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那就下旨先將他們召回,再行任命。」
「殿下寬仁。」
李世民瞅見魏徵,高聲問他:「魏徵,你以為呢?」
「王珪、韋挺確實乃賢才,殿下寬仁,臣十分欽佩。」魏徵出列躬身道,「只是,大唐疆域廣闊,從長安發出去的消息往往要月余甚至更久才到邊陲之地。臣恐怕這一個月內各地會因為此事而牽連無辜,以至人心惶惶,生出無數事端,甚至威脅社稷安穩。」
李世民沉吟片刻,魏徵所言的確不是危言聳聽。如今各地的官員大多都是前隋留下來的,最習慣的恐怕就是揣測上面的心意,至於揣測得對不對,那就難說了。
他問:「卿有何妙計?」
魏徵:「臣願作為使者,出巡各地,既讓大家看到殿下的真心,也可以矯正一些還未犯下的錯誤。」
崔善為心中暗道,精彩!有魏徵這個前太子心腹作為旗幟,只要他往那兒一杵,大家一下子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他對魏徵的評價不由得又往上調了幾檔。
他覺得太子應該會答應魏徵的這個請求,估計是派一位天策府舊人作為主官,然後陪同魏徵一起前往。
沒想到,李世民大手一揮:「准了!就由你作為宣慰使,即日起便前往巡視各地,務必將孤的意思傳達到位。路途遙遠,你可全權裁斷!」
他並未在魏徵的旁邊安插一個天策府舊人作為監督。
崔善為愣了愣,就連魏徵也愣了愣。
唯有天策府眾人習以為常。
他們家殿下就是這樣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魏徵深深的抬頭看了李世民一眼,立刻道:「臣領旨!」
這時候,李世民才把目光轉向一旁等待已久的崔善為:「崔寺卿,關於潤州屯的江東犁與其他事宜,請細細說來。」
崔善為忙從袖中取出公文:「殿下,臣已將所有的公文都帶來了。」
自有內侍來取公文。
李世民逐一細看,看了一半後挑起了眉,然後將其遞給了房玄齡與杜如晦:「你們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