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常為什麼要造反?真的只是因為覺得自己也姓李也可以當皇帝?
她從中看到了自己那位深居太極宮的父皇的影子。李孝常是她的族叔,素來與父皇交好。
果不其然,沒過兩日,李世民便以太上皇身體欠佳,擔心其染上時疫為由,宣布太極宮禁嚴,里面的人不准出來,外面的人也不准入內。
李淵,被他軟禁了。
第170章
這個消息在朝廷百官之中掀起了極大的風浪,但是卻沒有人敢質疑。聰明人都能想到這必然是和李孝常謀反有點關係的,誰會去在這個節骨眼上觸霉頭?
哦,還是有的。
一向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宋國公蕭瑀就在朝堂上力諫,認為此舉不妥,又與陳叔達在御前爭吵起來,然後轉頭就被李世民以御前失儀為由罷了相位。蕭瑀氣沖沖的回家了。
有了他的前車之鑑,朝臣們更閉口不語了。
到了第三日,卻有一個人進了宮,然後走進了被禁嚴的太極宮,那就是平陽長公主。
也不知道平陽對李淵說了什麼,總之,沒過多久,李淵便給東宮送去信,表示既然新皇已經登基,自己也已退位,那不如自己搬去別的宮殿,這皇帝所住的太極宮便讓給新皇住吧。
李世民聽了這個傳信之後,坐在麗正殿上久久不語,怔立了許久。
「陛下……」長孫皇后憂心的尋來。
李世民啞然一笑,說不出來的苦澀,對長孫道:「一年了,他總算是認可了。但我的心中,卻並不如想像中的歡喜。」
他們父子之間摻雜了太多,如果沒有李孝常這一出謀反,或許李淵還會繼續安之若素地住著他的太極宮。可問題是,因為謀反失敗而換來的認可,是不是也太可悲了些?
長孫半晌沒說話。謀反的人裡面有她的一位異母兄長,長孫安業。她出於自己的私心,替自己這位關係一直不睦的兄長求了一次請,李世民已然答應她會免去長孫安業的死罪。
「臣妾在這件事情上似乎並沒有什麼立場……」她開口道,語氣有點晦澀。
李世民牽過她的手,安慰道:「觀音婢何故如此說?我知道你的難處,你與無忌和此事完全沒有任何瓜葛,千萬不要讓自己背上無謂的負累。」
長孫皇后被他的話說得眼淚涔涔,好一會兒才止住。
如果不是為了長孫家,不是為了承乾,長孫安業被打成謀逆死了也就死了,她看都不會多看一眼……但現在,她這口氣只能這樣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