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這是朝廷諸公們最看重的事情!
至於其他,長安城中活下來的老人,受傷後得到了救治從而保存了勞動力的青壯年等等,也都越來越多了。這一點從專門做白事的行當的抱怨里就可見一斑。
但從洛陽、並州甚至是蜀地、江南、嶺南趕來京城求醫的人又帶動了其他行當的繁榮。這裡還包括了來自於突厥、嶺南一帶的一些部落首領。
政通人和、百姓們提到朝廷就會豎起大拇指,這都是李世民去城中微服私訪的時候親耳聽到的,簡直龍心大悅。他這才明白過來之前徐清麥在朝堂上爭執百姓們也應該擁有生命健康權的意義。不過是一家悲田院,就能讓民眾歸心,這簡直就是他做過的最正確的決策之一。
所以,在巢明提到要在天下推廣悲田院與醫學院之時,他想也不想的就大筆一揮。
准!
那接下來太醫院就要著手去操作這件事了,整個大唐共十道,一下子全鋪滿顯然不現實,太醫院沒這麼多人。因此在巢明與幾位太醫少卿、太醫丞等商議過後,先拎出了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江南道五個來。
負責去江南道做這件事的就是隨行的李太醫,他本就是江南人,這次會在姑蘇常駐,十分滿意。
徐清麥也給自己爭取到了去江南道出差的機會——她兢兢業業的在長安待了好幾年,從來沒休過什麼長假,而且夫妻分別兩年多從未見面,如今給自己放個長假,順便監督一下江南道太醫監的工作,很合理吧?
她理直氣壯。
巢明也覺得很合理,思索過後給徐清麥批了半年的假期,於是她立刻就愉快的捲起包袱帶著周天涯和劉若賢一起回了江南。
闊別江南三年多,此刻重新看到岸邊的竹林桃花、綠柳依依,感受到鼻尖所縈繞的濕潤的空氣,徐清麥都忍不住有些激動。
這時候,船聲傳來砰地一聲震動,它靠岸了。
船上的管事在逐個的通知每間船艙的貴客。
徐清麥牽著周天涯:「走吧,我們下船咯。」
她本以為要到瓜州換船然後去到燕子磯,才能看到在那邊等候的周自衡,卻沒想到,剛出現在甲板上,就見到了在碼頭上翹首等候的他。
戴著玉冠的他在人群中顯得那麼明顯,挺拔的身姿卓然而立,碼頭上的喧囂與浮躁似乎到了他這兒就靜止了,讓周圍的人紛紛側目。
他也正在看過來。
兩人的視線在空中相遇,時間在此刻凝固。
一眼萬年。
徐清麥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跳都重了幾分,像是要從胸腔里蹦出來,臉上的笑容也不自覺在擴大。
她嘀咕道:「怎麼都來揚州接了?」
被她牽著的周天涯迷茫的張開嘴:「啊?阿娘你在和誰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