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你不用管。」周自衡不以為意道,「我來解決,一定不會讓她來煩你。」
他們都已經想好了不再生孩子,周自衡現在還依然堅持著這個想法。既然如此,那自己父母那邊自然是自己來搞定,沒得讓妻子來承受這份壓力。
徐清麥點了點頭,傲嬌道:「反正你清楚就好。」
又走了一天一夜,終於到達了越州城。
周自衡自然去屯署視察,而徐清麥則帶著劉若賢和趙阿眉、周天涯等人在越州城裡轉了轉。
城中最大的酒坊里正在上演著一段說書:
「說時遲那時快,太醫們立刻下令關上悲田院的門……」
有酒客高聲喊道:「那豈不是無辜的人也被關在裡面了?」
有人立刻站起來反駁他道:「可若是痘瘡傳出去,那一城的人都糟了!」
「就是,而且太醫們也一併關在裡面呢。」
說書人笑道:「這位客官莫著急,且聽我細細道來。這關門只是一個臨時之法,後面太醫們自有妙招……」
其他等著聽故事的酒客也鼓譟起來:「就是,你急甚!聽著就是!」
那人嘟囔著坐下了,說書人繼續開始講他的故事,講得那叫一個跌宕起伏,波瀾壯闊,聽得下面的酒客們如痴如醉,一會兒轟然叫好,一會兒黯然神傷。
坐在二樓等著嘗嘗本地美食的趙阿眉等人越聽越奇怪,看向徐清麥:「娘子,這不是在講之前長安痘瘡之疫的事嗎?」
徐清麥前幾天才剛給她們講過呢,怎麼這說書先生就知道了?
劉若賢笑道:「趙娘子有所不知,當時與我們一起被關著的病人里有一位文士,叫李百藥。他文采出眾,在時疫結束後給悲田院寫了不少讚揚的詩賦。不過老師覺得這些詩賦在百姓中傳播不易,便委託他寫了這種白話故事。」
徐清麥想起趣事,笑了起來。
李百藥一開始寫了一稿,但徐清麥覺得還是太端著太文縐縐了,讓他再改得通俗一點,這樣如此反覆了三次之後,李百藥差點和她翻臉,現在在朝堂上看道她都飛快遁走。
對,他已經起復了,因為給悲田院寫的賦被李世民看到,想起來大唐還有這麼一位剛直的大才子,於是火速提拔他入了朝,做了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主要乾的就是擬旨和寫各種公文的活兒,非博學以及文采斐然之士不能擔任,徐清麥想想他給自己寫這麼一大白話故事都覺得自己好像是真的挺委屈他的。
算了算了,回長安請他來家中多吃兩頓飯,想必以後就不會躲著她走了。
趙阿眉聽劉若賢講了來龍去脈,誇讚道:「這個主意好,中間又穿插了一些遇到痘瘡怎麼辦,平日要注意衛生這樣的知識,百姓們能夠聽得進去。」
她也隨徐清麥去了兩次春巡了,參加過很多次徐清麥組織的衛生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