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私底下,在民間,周自衡的這種行為卻很為大家讚賞。唐人多血性,又愛浪漫,在李靖出京之時便已經聽過一些名士為此做的詩賦,認為兩人之間情比金堅。想必如今已經更多。
當然,這些都不是李靖的關注重點,他最高興的是,周自衡過來後,大軍的後勤調度總算是有人接手了。
「快,快打開城門迎他們進來!」
周自衡見到李靖後先是請罪,他現在的職位是兵部郎中,而李靖在朝中職位是兵部尚書,自己這一走可給這位直屬上司惹來了不少麻煩。
李靖溫聲道:「無妨,快起來。人不輕狂枉少年,有血性是件好事。便換成是我年輕時,恐怕也會做和你一樣的選擇。」
他身為大唐軍中赫赫有名的帥才,看上去卻並不張揚,為人溫和。
周自衡低下頭:「卑職慚愧。」
「至於朝廷那邊你也別擔心,陛下已經為你做了遮掩,說你前往突厥是受了聖命。」
只是那群諫官們不一定相信就是。
周自衡這下是真的感動了,沒想到李世民不僅沒有責怪自己反倒還給自己收拾了殘局,打了掩護。
李靖看到他的表情,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來,說說你們在突厥的見聞。」
周自衡和李崇義對看一眼,精神一振,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交代了自己這一路的見聞,突厥的一些兵力調動和部落之間的遷徙等等。
聽到他們和阿史那社爾之間的故事,李靖眼睛亮了起來:「若是阿史那社爾可以歸順,那突厥便又少了一大戰力,這的確是好事。」
阿史那社爾可是突厥排得上號的悍將。而且作為已逝的處羅可汗之子,他擁有大批的部眾和追隨者。
「暫時不會。」周自衡搖搖頭,「卑職認為,他尚處於糾結搖擺之中。在他沒有見識到大唐的壓倒性力量之前,他是不會主動歸順的。」
李靖沉吟一下:「所以,我們需要一場勝仗?而且是一場擁有摧枯拉朽之勢的勝仗!」
周自衡頷首:「大將軍明智。」
李崇義在旁忍不住插嘴:「李叔叔,您既然已經到了朔縣,那何時開戰?」
他和李靖卻是極熟的,之前李靖與他的父親李孝恭一直都是領軍的搭檔。
李靖笑罵道:「你私自離開長安之事還沒和你算帳!你父親也寫信來了,說你若是來了便將你留下來,要打要殺都隨我,所以你別急,到時候有你出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