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大房的笑話雖然有趣,但也僅限於那些知情的人間。在老百姓之間,紅薯苗和牛痘苗才是席捲了整個長安城的話題。
聽說有一種一畝可以產幾十石的糧食,城外無數的農人都趕到了長安城中想要得到這種糧種。西市有幾家專門賣種子的店鋪甚至用別的根莖來冒充紅薯賣出了高價,最後被長安縣衙給嚴厲查處了。
頂風作案,實在膽大。
最後,朝廷派人在幾處城門都張貼了告示,言明的確有紅薯這種高產的作物,但現在還在培育階段,而第一批種子將會被分給去年受旱災與蝗災嚴重的關內五州。
有進城來的農戶嘟囔道:「給他們倒是好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輪得到咱們?」
大家都是靠天靠地吃飯的,自然知道遭了災的苦處。去年若不是朝廷救災順利,恐怕長安城外又該流民一片了。
所以對於朝廷的這個分配,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什麼意見。
這時候,城門小吏又拿出一張告示來張貼。
「爾等家中又會種田的又有能識字的,不妨去司農寺報名一試。司農寺正在選拔巡田師傅,若是能夠被選上,那可是天大的福氣!」
有農戶驚訝的問:「種田的也能當官了?」
小吏嗤笑一聲:「巡田師傅可算不上是官……」他想了一下,又道,「就是去到處教人種田的。不過,能拿一份朝廷俸祿肯定比你們在地里刨食要強。」
小吏其實也不清楚這巡田師傅到底算什麼性質,不過總歸是司農寺組織的,肯定是好的。
他說起來都有些嫉妒。
不過是些泥腿子,竟然也能被朝廷看重了!
也有人皺眉道:「這會識字的農夫卻是極少的,看上去容易但其實也難……」
「又沒說認識多少字!反正現在立刻去找夫子學幾個然後便去考了就是!」
心思活絡的人立刻想到了。
而家中有符合條件的馬上掉頭回家,準備將這件事情告訴家人,讓他們好好準備。
階級躍升,在此一舉。
城內沸沸揚揚,突厥人集中的里坊內自然也少不得討論這件事。
不過,不太擅長種地的他們對紅薯苗的興趣不大,他們更關注可以根絕痘瘡的牛痘苗!
草原上沒有可靠的大夫,遭遇痘瘡瘟疫後往往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安然無恙,一種是直接族滅。
很多人都曾經見識過這樣的慘狀。
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