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一些人的影響,無濟於事。
西門卿分析著未來局勢:「遼國儼然是一頭病虎,大宋亦然,而金國卻是一頭青壯餓狼。餓狼吞食了一頭病虎,又豈會放過另一頭病虎?」
「到得那時,鵬舉,你帶著你的一千兵士救國救民,發揮的作用會遠大於現在去遼國送死。」
西門卿的話是說給岳飛聽,也是說給他自己聽。
西門卿算來算去,無數次推演,竟只有等到遼國滅亡,靖康之恥時,金兵孤軍南下,鹽軍借著地利與人和優勢,才能有一絲勝算。
在此之前,他也無能為力,必須隱忍。
「……」岳飛被勸住,「您也是因此,才隱忍不發嗎?」
滄州鹽場有港口,鹽軍若要馳援燕京,直接海船北上於渤海灣登陸,即可如閃電般奇襲燕京。
但之後呢?一旦登陸,鹽軍攻陷燕京之時——毫無疑問能攻陷,也是陷入沼澤被耗死之時。
岳飛冷靜下來後,也看清了形勢,他只是想確定西門節度使,是否依舊愛民如子。
「對,我也在等,等那個可以力挽狂瀾的時刻。」
西門卿看著岳飛的眼睛,神情嚴肅鄭重。
……
童貫大軍的後續戰報傳來,正如西門卿等人預料那般。
「宋軍在燕京遼兵的阻擊下,遭到大敗!」
「東京傳出聖旨,下令童貫大軍撤回邊境駐紮!」
童貫大軍連燕京城牆都沒見到,就撤回了邊境駐紮。
雖然時間提前了,但會敗的戰爭依舊敗了,會死的人也在相應節點死去。
——宋軍敗退不久,燕京的皇帝耶律淳病逝的消息傳來。
於是大宋以為,他們又可以了!又有機可乘了!
小名系統又一次被氣得亂碼:[你可以個屁!菜就窩著,別出去送!]
但事情發展並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西門卿一介商賈出身,也沒在東京朝廷結識幾個說得上話的寵臣朋友——能和寵臣成為朋友的人,也不是會舉義之人。
完全影響不到趙佶的意志。
毫無意外地,趙佶再次下令進攻燕京。
其實趁虛而入,這並無問題,而且朝廷還增派了二十萬大軍。
有問題的是,從領軍元帥,到帶兵主將,再到小兵,從上到下都菜得一批!
宋軍大舉進攻燕京,然而,主將劉延慶卻毫無取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