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跑了,宋欽宗趙桓登基了,於是改元靖康。
明年即為靖康元年。
在靖康年月到來之前,西門卿得知宋徽宗南逃的消息後,放棄與河間府兵力對峙。
鹽軍大軍後撤,而河間府的軍隊卻也分毫不敢動。
下令的皇帝都換人當了,他們還要打鹽軍嗎?而且也沒叫他們進軍滄州,只是陳兵施壓而已,現在對面大軍退了,他們也退吧。
主要也不敢追擊啊,他們又打不過鹽軍。
鹽軍從州府邊界撤回來的時候,正值入秋玉米收穫的季節。
能種玉米的田畝之上,都是一片片玉米地,一根玉米稈上站著三四個玉米棒子,個個粗長飽滿。
不必細看就知道又是一個豐收年。
正值玉米豐收,西門卿索性率領五萬鹽軍,幫助官田佃農和百姓,一起把玉米收穫、晾曬、脫粒、晾曬、入倉。
高產玉米種性穩定,今年依舊畝產兩千斤出頭。
巴蜀水熱條件更好,玉米更早收穫,早已經傳回豐收喜訊:畝產平均約兩千兩百斤。
如此一來,鹽軍治下的三州一府,乾燥耐儲存的玉米粒入倉,一時官倉盈滿,並又趕工新建八個萬石大倉,才把收穫的玉米裝完。
而民間百姓家,玉米棒子壘成的金黃玉米跺,更是高及房梁,糧食地窖也排滿糧筐糧箱。
收完玉米,宋金戰場上也傳來消息:
「太監梁方平屯兵黎陽,然而金兵先鋒軍趕至北河岸,便嚇得狼狽潰逃!」
「南河岸宋兵,遠遠見到金兵的旗幟,竟也急忙燒橋而逃!」
「黃河南岸滑州的兩萬宋兵,尚不曾見到金兵旗幟,就已望風而逃!」
西門卿:真是毫不意外呢。
小事或有改變,但歷史大勢卻並未偏移,金兵南下如入無人之境,宋軍望風而逃嚇破膽。
「是時候了。」西門卿召來北方鹽軍的將領和高官。
金兵東路軍已經南下,不必擔心趁機偷襲鹽軍,鹽軍將領稍離兩日也無妨。
這其中,還有個率領一千敢戰士手下的岳飛,悄悄混入。
「雖然東京君臣懦弱無能,然中原百姓無辜。」西門卿坐於上首,在滿堂鹽軍將領和治下文官的目光匯聚之下,開口道。
「昨日金兵已渡過黃河,兵臨開封就在眼前。」西門卿目光掃過眾人,「我們鹽軍得去救援開封。」
從巴蜀回來的盧俊義,也帶回一身軍功,如今已升千戶。
盧俊義對宋廷沒甚好感:「救甚麼救!之前還讓河間府宋軍進攻鹽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