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改成分桌而食到圍在桌子上吃飯的轉變是退步的體現。
分桌而食最衛生,不易傳染疾病。
季汐吃過飯後如往日一般,回到了自己的房裡練習毛筆字。
王二過來喊他去荀令君的書房。
季汐來到荀文若的書房後看到了陳長文,客氣地打招呼:「姐夫來了啊。」
陳長文點點頭。
季汐找了個凳子坐下,望著荀文若問道:「爸爸,你叫我來有什麼事?」
不會是逃課的事吧?
荀文若聽陳長文說了,只是不太敢相信:「我聽聞曹公讓你給他出謀劃策?」
季汐才多大啊,就能出謀劃策了?
他覺得陳長文是在和他開玩笑,所以把季汐叫了過來當面問清楚。
季汐點頭說道:「是有這麼一回事。」
荀文若震驚了,問道:「曹公問了什麼,你又出了什麼主意,能否和為父說說?」
本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卻是真的。
他想起了周不疑,給曹公獻策的時候也是十六歲。
周不疑的結局是被曹公殺了。
他和陳長文都擔心季汐會落得一個和周不疑一樣的下場。
季汐說道:「丞相詢問我的學習情況,見我答的不錯就讓我分析天下形勢,再讓我出謀劃策。」
荀俁身無官職。季汐是瞞著他的,只說了些無關緊要的事。
陳長文雖然是荀文若的女婿,但是只比荀文若小几歲而已,和荀文若同是曹孟德的手下,告知他們也無妨。
在計策成功之前,他們肯定是不會將這種軍事機密泄露出去的。
「要取益州需先取漢中,益州牧得知消息必定會邀請劉使君入益州。益州易守難攻,先打江東是上策。然而江東有長江天險……」
季汐將他和曹孟德的對話都說了,只隱瞞了白面饅頭的事情。
他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製造混亂,策反孫權的將領,竊取軍事情報,動員百姓起義。
主要就是這麼幾點,但實施起來十分困難。
荀文若顧慮的是兒子的安全問題,說道:「周不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向曹公獻計拿下一城,結局是被曹公殺了。」
季汐完全沒抓住重點,說道:「我今年已經十八歲了。」
荀文若順著他道:「嗯嗯。」誰信啊?
季汐明白荀文若的擔憂,寬慰道:「周不疑以前是劉表那邊的人,而我是你兒子。你都跟隨丞相二十年了,有你在我不會有事的,不用擔心。」
然而明年曹孟德想稱魏公,荀文若持反對意見,結果被貶,不久後就憂鬱成疾病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曹孟德『逼』荀文若自盡,這個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