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俁為季汐的事情憂心,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迫不及待的要將想法告訴季汐。
只聽他言道:「秦時馳道四通八達,可惜被拆除的所剩無幾。若是重修馳道,並將木軌和車輪換成鐵軌和鐵輪,則更快更穩。」
季汐一副你在想X吃的表情。
據記載秦朝時就有修建「鐵路」,只不過軌道是木頭製成的。
鐵表面的摩擦力比木頭小。
三國時期的冶鐵技術已經較為純熟,造出鐵軌沒有問題。
關鍵問題是造鐵軌值不值?
如果實用價值不大,與其造鐵軌還不如用來造武器和盔甲。
毛筆用起來不太方便。
「你隨我來。」季汐在院子裡找了個陰涼的地方,手裡拿著根樹枝蹲在地上寫寫劃劃。
荀俁蹲在季汐旁邊。
季汐知道荀俁是一番好意,見他體弱就在交通工具上下功夫,居然想到了建造鐵路。
這點荀俁比他更像是一名穿越者。
想必是關心則亂沒有顧慮周全,但也很讓人感動了。
蒸汽機車頭造不出來。
電力機車頭造不出來。
內燃機車頭造不出來。
別說季汐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造,就算是知道怎麼造,以三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也沒有辦法造出來。
現階段能夠用來拉火車的唯有騾馬。
近現代史上的唐胥鐵路就是用騾馬來拉火車車廂的,足以證明騾馬能夠拉動火車。
火車車廂是用鐵造的。
金、銀、銅、鐵的密度是要求背下來的,水的密度是常識。
木頭比水的密度輕。
如果用木頭來製造火車車廂必然比用鐵製造的火車車廂輕,能夠裝更多的東西。
木板的承重?
木頭製造的火車車廂比鐵製造的火車車廂輕多少?
騾馬能夠拉動多重的火車?
7.86g/cm3÷0.5g/cm3=15.72
20t÷15.72≈1.27t
1.8×2+1.27=4.87t
20-4.87=15.13t
15130kg÷100kg/人≈151人
151×9=1359人
4870kg÷100kg/人≈48人
1359-48=1311人……
季汐通過計算得出的結論是九匹騾馬能夠拉著十節裝滿人的木質車廂在鐵軌上奔跑。
也就是九匹騾馬最少能拉一千人。
九十匹騾馬能拉一萬人,九百匹騾馬能拉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