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汐與曹子建年齡相仿,荀公達雖然是他的從兄,但是年齡比荀文若還要大上六歲。
他是偏向曹子建的。
更何況曹子建是丞相的公子,他也有意輔佐,路上有事情要商討。
現在人家發出了邀請不正好?
只是荀公達本身是名出色的謀士,又是受荀文若所託要照顧他,不好拂了這份好意。
關鍵是年齡差距太大了。
荀公達過於年長,如果和荀長倩一般大,他就可以毫無壓力的拒絕與荀公達同乘了。
他轉頭看向荀公達,眼中有詢問之意。
荀公達不知季汐已經在陳長文和司馬仲達面前表明了立場,問道:「你與曹植的關係如何?」
季汐答道:「尚可。」
荀公達想著既然關係還行,那應該不會被欺負,說道:「既如此,那你就過去吧。」
親近曹子建也是荀文若的意思。
季汐如願以償的上了曹子建的車,並關上了車門。
這馬車像個小房子,隔音效果好。
曹子建一看見季汐鑽進了馬車裡,就迫不及待地說道:「季汐,路上乏悶,我想聽你講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季汐:「……」我現在下車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了。
荀公達這邊已經有了同乘之人,是比荀公達還要大上十歲的謀士賈文和。
賈詡,字文和。
賈文和看到荀公達也隨軍出征有些意外,說道:「最初的隨行人員名單里好像沒有你?」
荀公達點頭:「是我主動請纓。」
賈文和今日出奇的話多,說道:「這不像是你平日的風格。」
荀公達往常不是挺低調的嘛?
丞相一開始就定下的隨行謀士數量是單數,而他形單影隻從不與人私下交往,本來是他一個人一輛車的。
沒想到臨出發的時候多了兩個人。
這沒什麼,他還是一個人一輛車。結果季汐和曹子建同乘去了,他不得不和荀公達同乘一輛車。
丞相多疑,莫要以為他和荀公達有私交才好。
荀公達的口風很緊,隻字不提季汐,說道:「人是會變的,何必驚訝?」
賈文和:「……」
季汐日以繼夜地給曹子建講了好幾天的故事,終於將故事講完了。
而這時,他們也快要到達目的地。
曹子建見季汐神色如常,問道:「你第一次隨軍出征,怎麼一點也不緊張?」
看這樣貌,說是十八歲其實就只有十六歲吧。
他第一次隨軍出征時十五歲。
季汐的年齡比他第一次隨軍出征時也大不了多少。
他當時可緊張了。
季汐說道:「這一戰丞相必能凱旋,結果已定,沒什麼好緊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