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汐從茶樓出來後就去了丞相府,和曹孟德提議放公孫晃回遼東。
曹孟德問道:「理由呢?」
公孫康死時兩個兒子年幼,由其弟公孫恭繼任遼東太守。
公孫恭無子。
公孫晃是公孫康的長子,所以就被送過來當人質了。
來這當人質也才兩年。
季汐早已經想好了說辭,說道:「孫仲謀繼任父兄基業的時候十九歲,公孫晃現在也是十九歲。公孫恭也該將兄長的基業還給侄兒了。」
曹孟德聽明白了季汐的意思,他們幫公孫晃奪位,公孫晃必然會對他們感恩戴德,遼東無憂矣。
這事兒可行,到時候再派個輔佐公孫晃的人過去。
公孫晃被突然砸過來的驚喜砸懵了,原本只是想回遼東而已,沒想到季汐一步到位,助他繼任遼東太守。
季汐就是他的福星。
九月下旬,王伯輿終於出差回來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張仲景。
季汐看到張仲景十分的驚喜。
早在數月前,他就和荀文若說了要請已經致仕的長沙太守張長沙來府上當家庭醫生。
荀文若並不反對。
醫生在古代被視為「賤業」,但張仲景不一樣啊,他以前是長沙太守。
張仲景來了後就住在荀府的客房。
季汐悄悄找到王伯輿,問道:「你去了這麼久,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
張仲景不會刁難王伯輿了吧?
王伯輿搖頭,說道:「沒遇到什麼困難。張長沙得知最後期限是十月之前,就拖到了現在才來。」
季汐聞言放心了。
十月,董公仁給相熟的幾位同僚寫信,相約一起勸丞相稱魏公。
賈文和、程仲德等人都在名單里。
季汐時刻關注董公仁的動靜,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此事,於是上門拜訪。
董公仁熱情招待。
季汐開門見山地道:「我聽說你極力推動丞相稱魏公,這事有些不妥。」
董公仁的笑容僵住了。
他不解地道:「為何不妥?丞相功績斐然,取代漢室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我只是順應了這種趨勢。」
不得不說,他有點懷疑季汐的立場了。
季汐分析道:「丞相雖然平定了北方,但是漢中、益州、荊州、吳越等等這些地方還沒有平定。奉天子以令不臣,現在還不是逾越的時候。」
董公仁聽到這話鬆了口氣,臉上又出現了十分自然的笑容,說道:「那你認為何時才是時候?」
季汐說道:「平定漢中之後。」
漢中平定了,別說稱魏公了,像曹子桓那樣逼天子禪位都行。
他沒敢說一統天下之後。
南方不是那麼容易平定的,說一統天下之後就是在畫餅,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