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東吳來使者了。」龐統對著季汐說完徑直去了後院,囔囔道,「孔明,孔明!你兄長又來了。」
「知道了。」諸葛亮應了一聲。
他接著指點了木工們幾句,然後才和龐統一起來到正堂。
季汐就等著他倆呢。
三人一起去了劉備那裡,會見東吳來的使者,也就是諸葛瑾。
諸葛瑾上次來的時候是來說親的。
劉備以年近五十的高齡娶了孫權正值妙齡的妹妹,結果沒幾年孫夫人就回娘家了。
諸葛瑾這次來是來討要荊州的。
諸葛亮見到諸葛瑾,對兄長行了個禮,然後就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腦中還在構思連弩的事情。
劉備是不可能歸還荊州的。
這次會見東吳的來使不需要他們這些謀士發言,來這湊個人數就行了。
諸葛亮壓根不想來,耽誤他的事。
季汐沒有見過諸葛瑾,好奇地多看了幾眼,然後就覺得沒意思了,坐等會議結束。
他就是來充門面的。
這次會見東吳的來使就像是校領導在開運動會前的講話,無聊的想打瞌睡。
桌椅已經在全國範圍推廣了。
大家都習慣了坐椅子,再也不想委屈雙腿以跪坐的方式坐著了。
所以在會見來使時用的是會議桌。
劉備坐在長桌的頭上,左邊坐著的人依次為諸葛亮、龐統、季汐、法正、麋竺等人。
右邊就只坐了一個諸葛瑾。
諸葛瑾看到對面一排都坐滿了人,感覺壓力很大。
自己這邊就他一個人孤零零的。
他不是一個人來出使的,有很多的隨從,但是他們身份太低沒有資格在這裡落座。
結果就造成了這種局面。
他看向對面坐著的二弟,結果二弟壓根就沒在看他。
感覺更孤單了。
魯肅當年從季汐那裡要來了桌椅板凳的圖紙後,就將其推廣了開來。
諸葛瑾在家也是坐椅子的。
但是他沒有見過這樣的會議桌,感覺很新奇,忍不住就多看了兩眼。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茶杯。
僕人按照在座的人的身份高低,依次倒滿了茶,然後就退下了。
麋竺取出會議本,記錄會議內容。
諸葛瑾的表現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覺得新奇。
倒茶水的僕人已經退下去許久了。
「咳咳。」劉備見諸葛瑾沒有要開口的意思,輕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