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城主邊邑, 擁有這座城池的最主要幾個方面的控制權,比如在兵力上的控制,想要養活這麼多人, 就得有錢,所以城主發展了很多產業。
大多數人提起城主時用詞都十分含蓄,但從這些人描述的各種事件中, 秦御已經提取出了自己想要得到底的簡略消息。
城主會對住在這座城內的所有居民徵收稅收,但邊城的城主應該是個目光長遠的決策者, 不會對城內的居民壓榨得太狠,並且還會對銘紋師和身體強化次數多的普通人進行優待。
城內做生意的居民,會根據商人的收益收取兩成的稅收,普通入戶的居民要交人頭稅。
這樣一看,邊城的城主好像還挺厚道,其實並不是。
城內是他的根基所在, 如果城內亂了,他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維持,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幫忙鞏固他的統治,無論如何都不能對城內的居民壓榨得太狠,但城外的人會遭到什麼樣的對待,可就不一定了。
提起城主的豐功偉績, 眾人聊得十分熱鬧, 但一說起城主在城外的產業,眾人就變得諱莫如深。
但秦御還是從一些人的話中得知了,城主主要賺錢的產業都在城外。
其中,捕捉奴隸販賣的產業就是其中一項, 除了會時不時捕捉邊城周邊部落村鎮的村民之外,還在城外建設了一座奴隸營, 專門培養各式各樣的奴隸,方便賣出更高的價格。
秦御離開城中後去奴隸營附近逛了一圈。
奴隸營被劃分成了三個區域,一個是普通奴隸的營地,這種奴隸的占比最高,居住的環境最差,且十分擁擠,和圈養的牲畜幾乎相同的待遇。
這個區域的奴隸們能做的都是一些苦力活或者伺候貴人的工作,是這個奴隸營里生活最底層的存在。
甚至還有奴隸和奴隸之間結合,為奴隸營製造新生奴隸。
生活在這個奴隸營什麼區域,往往代表了他們的結局,未來一眼就能看到頭,大部分人都不會再有翻身的可能。
第二個區域是原本就有些技能的奴隸居住的地方,這些人通常是中途被捕捉的普通人,有一些是被銘紋強化過的人,也有一些是木工建築工之類的手藝人,這種奴隸經常被租賃出去,等租賃的勢力完成了工程,再將奴隸退回。
第三個區域被圈養的是一些相貌出眾或者在某方面有極強天賦的人,這些人會有專門的師傅調教一些技能,還有普通奴隸供他們驅使。
這個區域的人數最少,但居住方面十分講究,大概是普通人見到都會羨慕的程度。
秦御在奴隸營外探尋了一陣,居然發現了不少擁有銘紋師天賦的人,這些擁有天賦的奴隸,卻都被放在最低等奴隸的營地里。
秦御只是思考了一會兒,就大概能猜出城主的想法。
原本都是一群可以任他宰割的奴隸,若是其中某人依靠銘紋的天賦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幫助脫離,或許真的可能在某一天顛覆他的統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壓,讓他們只能永遠生活在最底層,沒有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