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們之間有所交流,哪怕他還協助自己弟子田沖治學經濟,但實際上他對楊秋的感覺依舊是陌生的。
而楊秋當下要做的事情便是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蔡邕幫上一點小忙。
對於這種文人雅士,倘若用金錢去賄賂,那實則是一種羞辱。
而要是以武力相威脅,雖說目的或許能夠達成,但往後就休想再求對方為你辦事了。
文人之間有時行事不可過於直白,他們的迂迴曲折需要更具風雅之韻,最好是以情動人。
所以楊秋將琴安放妥當之後,她緩緩地彈奏了一首《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①
這樣一首簡約的曲子,蘊含著一抹淡淡的哀愁與無奈,那悠揚的旋律仿佛能將人的心弦輕輕撥動。
而楊秋就這樣彈奏完了這首曲子,並且還主動吟唱了那幾句歌詞。
有時在夜深人靜的夢回時分,她會夢到許多年前的歡聲笑語。
因而楊秋的這一曲直接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深切的思念以及離愁別緒。
至少蔡邕聽完之後,雙眼已然濕潤,一旁的令狐邵更是微微有些驚詫。
他從未在將軍身上目睹過這般憂愁的情緒,將軍向來都是一個極為自信明朗之人。
若不是因為知曉將軍此刻正在用計套路蔡邕先生,他恐怕都要以為將軍此刻心情極為低落。
「此曲乃是何人所作?今日乃是頭一回聽聞,吾仿佛憶起了曾經無數次與友人告別的場景,令人潸然淚下……」
蔡邕是位情感豐富之人,此刻仿佛已然沉浸在了思念友人的情緒之中,楊秋微微淺笑了一下。
這曲子是改編而成的古琴曲調,算不上古代的樂曲,所以楊秋最初所送的樂譜當中並未包含此曲。
眼下她彈奏這首曲子,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更順利地進入下一個話題。
「乃是一位隱世高人所作,未曾留下姓名,但此詞曲總會讓人聯想到相隔千里之外的家人與朋友。
蔡先生在楊家軍這裡已然做客許久,想必家人、朋友、弟子都甚是牽掛,蔡先生不妨給他們寫幾封書信報個平安,也好讓他們安心一些。」
「吾能夠給家人寫信?」
蔡邕大為詫異,他自然也渴望給家人傳遞平安的訊息,但此前他以為自己無法與外界通信,所以有些事情他也未曾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