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不可避免談起這件事。
陳敘和李芬坐在車主駕駛和副駕駛位,陳句句坐在車後排,扭頭盯著黑暗中的城市夜景。
李芬說:「做家長也不能這樣,太為孩子著想了,壓根就不顧自己。再怎麼樣這種事怎麼能拖,明明很早就能解決的事情,拖到了現在,你現在搞成這樣不是更影響孩子嗎?」
陳敘說:「是啊。」
李芬:「唉。」
陳敘:「醫生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做手術,做還有機會,不做就是等死。」
話說到這,他們一家人也都寂靜了。
車輛在黑夜中穿梭。
經過路邊的矮路燈。
城市的霓虹燈光間隙地在黑幕中閃過,陳句句一直注視著,遙遠天邊的幾顆星星,很暗、很暗。
好消息是楚楊媽媽還沒有發展到骨轉移的程度,壞消息是做手術需要一大筆錢,楚楊家沒這麼多錢。
因為楚楊媽媽人好,幫助了鄰里挺多,加上街道居委會也很盡責,在街道里發起了一次募捐。
不少人都捐了錢,陳句句家裡也捐了一千塊。
不過只是杯水車薪。
隔了不到一周,上午,數學課程剛剛結束。
周心文帶著楚楊進來。
她站在講台上說:「各位同學不要走,有件事想跟大t家說一下。是這樣的,我們的同學楚楊媽媽得了癌症,現在正在醫院治療,需要一大筆治療和手術費用。我們也考慮過走一些平台,但是平台會有手續費,所以就想到還是直接轉帳。這是楚楊同學的二維碼。」她說著,舉起一張放大的二維碼圖片,「大家可以直接掃碼轉帳。如果有疑問,可以加我微信。我的朋友圈有不定時發具體治療費用的帳單。」
周心文說完後,楚楊抱著募捐箱上台微微鞠躬:「謝謝大家。」
周心文是學校的活動部部長,跟每個班班長都認識,很多募捐活動都是她組織出面的,由她來組織這次募捐活動,倒是無可厚非。
而大家都認識楚楊,楚楊媽媽的事也有一點傳了出來,一聽到這情況,立刻就有人掃碼捐款。
周心文把二維碼遞過去說:「大家傳一下,能捐就捐一點。這裡還有募捐箱,現金的話可以放這裡。」
可陳句句還是多餘地,關注了一下額外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在微信群里說這個,統一組織,讓每個班班長負責收款,再統一在群裡面統計。非要這樣一個班一個班來說。
當然,陳句句不能否認,這樣更高效。
因為楚楊本人在場,見到了人,大家想要幫助的心會更強烈,能夠籌得的善款也更多。
由班長說的話,很多不認識楚楊的就不會在意,很多人也不看微信群消息。
可是……
陳句句不禁想起她媽媽李芬因為電動車爆炸全身燒傷住院那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