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肅聽到妹妹的話,心裡暗自佩服,怪不得家裡人人都疼妹妹呢,光靠這張嘴,就能把人哄得找不著北。
又想到,日後妹妹若是考上了大理寺,說不定過兩年,大理寺卿都要換人幹了。
「嫂子,翁翁的書院怎麼樣了?等我忙完這陣兒,我也去幫忙。」
何瑛回答道:「書院收拾得差不多了,今日我是陪我娘在一塊兒呢,我娘想著,日後來讀書的孩子家境不一,同在一處讀書,差距過大影響心境,就想到給孩子們做一樣的衣裳和鞋子。若是學子多,就得做不少呢,我跟我娘看了好幾家大的製衣坊,想看看哪家更好更實惠。」
「你娘想得周到。」
沈肅也點點頭,「就是國子監裡頭,也免不了有好些人先敬羅衣後敬人。」
國子監裡頭,幾乎都是官宦子弟,但即便如此,好些人也得分出個高低來,畢竟官職也有大小不是?
何老太爺因這事兒也狠誇了兒媳,這事兒要他來,他估摸著是想不到這個上頭的。
何老爺子,這些日子和幾位老友,近日忙著講學,去京城周邊的村莊,冬日農閒,這個時候倒是正好。
他不去講,種地的人家,哪裡知道要把孩子送到書院念書呢?
沈沅起身,轉了一圈,給家裡人都夾了菜,然後回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咱們都辛苦了!都得多吃些。」
第二日是十六,固定是早朝的日子。
有位大人站出來,還特意說了何老太爺辦書院的事兒,說是何大學士已經告老,卻自己掏銀子辦書院,這是為育人,為大昭的將來奉獻一生,皇上該獎勵何大學士。
這位大人原是何老太爺的門生,一生最敬重的就是何老太爺,如今逮著機會,自然是要替老師好好宣揚宣揚。
這事兒皇上還真沒聽說,不過辦書院確實也是好事,他對大學士一直也是敬重的,當即就擬了聖旨,要給賞賜。
說完這事兒,皇上又問:「諸位愛卿,可還有事要說?」
吏部尚書站了出來,舉著自己的板笏,上面記著他今日要向聖上匯報的內容。
「皇上,自九月之後,除太僕寺與翰林院外,各部皆向吏部呈交招選女官的申請,其中京兆府婚媒司已有女官上任,其餘各部,招選考試正在籌劃當中。」
太僕寺卿正揣著手在人群中打瞌睡,冷不丁聽見太僕寺三個字,還嚇了一跳,戳戳旁邊的人,「剛剛說啥呢?我們太僕寺怎麼了?」
「說你們太僕寺沒選女官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