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在場眾人瞬間五雷轟頂。
邪魔外道的聖女竟然在京城,而且不僅在京城,還偽裝成了個出身悽苦的女琴師上了皇室宗親的酒桌,和陛下的兒子一起把酒言歡!
這事若真傳出去,不論是趙轍還是沈惇,都免不了罪罰。尤其是在天崇道造反肆虐的當口上,重則砍頭,輕則充軍。
想到這,沈惇臉色一白,冷汗如雨般淌下。
「沈公,沈公!」秋泓一把撐住沈惇,低聲叫道。
沈惇狠狠一顫,猛地抓住了秋泓的手:「完了,我要完了。」
「現在說這話還太早了些,」秋泓飛快道,「事情還不明了,難道沈公就要自己放棄自己了嗎?那幫天崇道的人說,自家聖女死了,卻沒提聖女因何而死,說明他們或許也不知個中緣由。」
沈惇雙唇緊抿,臉色青白,低著頭不說話。
「先靜觀其變,等天亮了,帶辰王回府。」秋泓說道。
此時,沈惇已從最初的震驚中回過神,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點頭應下:「你說得對,一切尚未有定數,現在就想以後怎樣,有些太早了。」
秋泓看了一眼趙轍,拉過沈惇,小聲說:「沈公與都指揮不同,沈公的祖父和如今的大理寺卿可是同年。今日一案非同小可,陛下必然會請三法司會審,到時候,若是牽扯上了辰王,自會有人替公遮掩。」
沈惇何嘗沒有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祖父的同科,大理寺卿王一煥?他只是覺得今夜所有事都來得蹊蹺,為何那邊上宵道人剛剛生產完,這邊天崇道就立刻與辰王扯上了關係?
難道,那邪魔外道一開始就是衝著祝顓去的?他們想做什麼?
世人皆知,天崇道是當朝異端,四處行造反之事。可民間卻多有傳聞,認為天崇道乃是真理所在。祝天不仁,行自斃之事,當有仁人義士挺身而出,為蒼生百姓立命。
這番謀逆之論自然會被朝廷追捕,尤其是天崇道所信奉的那個預言,即「亂世則亡,社稷將覆,此之謂也,其出一人,終亂世之亂」,意思是祝家馬上就要亡國,亂世即將到來,只有一個天選之人,能為天下帶來一個太平盛世。而天崇道的責任,就是找到這個人,用祂的命力挽狂瀾,推翻祝氏王朝。
其實,前推幾千年,這種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屢見不鮮,深信不疑的人層出不窮。但最後,又有誰真正找到了那個天降神人呢?
一百多年前,高皇帝祝璟率兵起義成功,在京梁榮登大寶時,也有這番言論在民間四起,說高皇帝乃是天命所歸,自當還命於天,好永葆國祚綿延。
說白了,就是讓祝璟用自個兒的命祭天。
高皇帝可不是仁人君子,讓他拿自己祭天,還不如用別人的腦袋去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