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鹽利到時候要分淮哥兒兩成。」衛軒繼續說道,「這製鹽技術是他給的,不然我們也根本沒辦法將鹽賣出去,只能在安遠府這一塊地上賣鹽,就算能賺銀子,也絕對賺不到太多。」
最主要的是,從安遠府的百姓身上賺鹽利,說到底還是有些壓榨百姓,對安遠府的經濟好處並不大,可要是能從外頭賺銀子,那就是開源。
……
定安衛簡直就是個吞金獸,在銀錢的壓迫之下,衛軒的行動極為迅速,從姜淮那邊得到了如何提純粗鹽的方法後,很快將一切都安排好了。
當然,提純粗鹽的工坊如何做事還是姜淮安排的,不過姜淮並沒有擺在明面上,這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著想,等之後雪花鹽出名後,肯定會有人想要得到製作雪花鹽的方法,姜淮若是摻和其中,肯定是會被人當成好攻破的那面。
而姜淮在得知衛軒又給他加了一成利後,拒絕無果,更加用心地想著要怎麼將粗鹽提純的方法做得更好。
當然,姜淮也想到了另一種製鹽的方法,畢竟鹽池雖好,可鹽池的鹽要煮出來,開採的成本也不低,可要是海鹽曬鹽,那才是真正極為賺錢的賣鹽生意,只不過安遠府地處內陸,雖說離海不算特別的遠,看海岸終究是在別人的地界,真要去那邊做一個海水曬鹽的場地,很可能替人作嫁衣。
除非安遠府能控制住那處,不然海水曬鹽終究麻煩。
衛軒聽到姜淮的話扼腕不已,他沒有懷疑海水曬鹽的真實性,雖然這聽起來很難,但是毛衣和雪花鹽在前,海水曬鹽也不是不可能,但就如姜淮說的,安遠府不靠海,根本做不到。
至於現在就去占地盤,衛軒還沒有這麼肆無忌憚,畢竟他現在和皇帝還算是處於一個相互顧忌的階段,沒有大動作就沒事,可若是去相鄰的地界搞事,那等於是在激化矛盾,到時候反而有麻煩。
衛軒看了眼蕭靖昭,覺得這事倒是可以等以後再說。
工坊建成後,大量的雪花鹽被提煉了出來,然後被精細地包裝起來,畢竟要賣個大價錢,那自然是要做出足夠金貴的樣子來,這雪花鹽要只是粗粗包裝,哪怕顏色和別的鹽不同,卻也很難顯出貴氣來。
京都作為一國之都,自然也成了雪花鹽的重要銷售地。
只是權貴之家吃的鹽都是有各自的渠道採買,而雪花鹽的價格又高,來的鹽販又是新人,哪怕空口嘗了一點,發現這鹽的味道不錯,可還是有很多人家並沒有買鹽。
不過販鹽的人也不急,畢竟來之前他們也都做了預期,大戶人家喜歡好東西,可是有時候一樣新東西出來,卻也不會輕易就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