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塢太好哄,或許也好追。
別人給他一點點的好,他就牟足力氣,獻上自己的全部。
那麼笨拙、那麼誇張,一雙眼睛總是亮晶晶追望著你。陳桓昇有段時間甚至是得意忘形的,他拿向塢的手機拍照,緊緊攬著向塢肩膀,親吻他的臉頰。
陳桓昇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是他給予向塢最高級別的獎勵。
分手時為了斷了向塢的念想,他不免說了些重話。
但是對上那雙柔軟的黑色眼睛,陳桓昇也於心不忍。出國後他或許不再回來,異地都無法維繫感情,更別提兩個人在不同的國家。
最終還是狠下心說:「向塢,你對我的好壓得我喘不過氣。」
這當然是藉口,偏偏比他小兩歲的向塢還聽不懂,傻乎乎說:「那我可以改。」
他是如此迫切,看上去甚至有些可憐。
陳桓昇最後一次撫摸他的頭頂,說:「向塢,可能再過兩年你就懂了,我們先分開一段時間,彼此冷靜一下好嗎?」
向塢說:「好的。」
他是如此順從又小心翼翼。
出國之後,陳桓昇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他後來交往的人相比,向塢其實很普通,既沒有特別亮眼的成就,樣貌也不是最出眾的,但卻是相處起來最舒服的人,既乖巧又全心全意地信賴他,需要的時候他會在,不需要了就安安靜靜地待在一旁,從不打擾。
他時不時就會想起向塢,乃至於在國外待了一年後,主動朝馬書雪問起對方的近況。
馬書雪:【你不是說和向塢有關的事都不要再跟你提嗎?】
馬書雪:【他退學了】
陳桓昇給馬書雪打了一通長途電話,電話里馬書雪說對方一年前就退學了。
「具體什麼情況不清楚,問導員,也說得特別含糊。他把所有人的聯繫方式都刪了……對,就是你倆分手之後不久的事情吧?可能都沒一個月。」
那之後陳桓昇托國內的朋友留意向塢,重新拿到了向塢的聯繫方式,卻沒勇氣問向塢究竟為什麼突然選擇退學。他怕知道答案。只能間接通過馬書雪了解對方的近況。
向塢很少發朋友圈,和馬書雪也不算特別熟,回話都十分簡短客氣。
漸漸地,國外繁忙的生活讓陳桓昇逐漸忘記這個人。
後來馬書雪也出國了,偶爾會找陳桓昇一起出去,有天特別激動的在倫敦街道上講起中文,「哎你知道嗎?你前男友和王辰在一起了。」
陳桓昇一時怔愣,「哪個前男友?」
「向塢啊。你以前還挺喜歡他的,還讓我加他的微信,找他聊天。」
陳桓昇皺了皺眉,「王辰這人的風評不太好……」
「得了吧,要我說你們都半斤八兩。」不知道想到什麼,馬書雪努了努嘴巴,「明明不是長情的人,卻都裝得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