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松江府的織娘們不敢再去買棉花紡布了,大家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選擇觀望。
這一停不要緊,本身就要抵抗著外患,如今內憂又冒了出來,雖然想叫這些織娘們不要停工,可問題是,他們也沒這個底氣去喊,很多原本問他們買布匹的買家也都開始減少了訂單,並且質詢他們和衛輝府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真的信譽不良!
這就是商人的一個矛盾點,雖然說大家都知道「無奸不商」,可是做生意,誠實守信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一旦信譽出現了危機,那麼這個商人將會面臨著事業上的巨大打擊。
必須要儘快解決和衛輝府的矛盾,不能再拖下去了!
原本那位齊會長的「拖」字訣,根本就不奏效,如今不是熬一熬衛輝府讓他們求饒的事情了,人家地里的棉花不會爛,堆在庫房裡都能放個一年,可是他們松江府這邊的生意已經快停擺了,照這個情況鬧下去,別說半年一年了,就是一個月,他們都等不得!
原本硬挺著要和衛輝府硬碰硬的松江紡織大商人們,忙不迭地跑到嚴知府面前,請求他幫著他們去說和,否則真的是扛不住了啊!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就是他們這一幫子的人。
嚴浩思一見這個情況,原本的猶豫也立馬沒了,松江布匹的售賣可是整個松江府的支柱,若說這個都倒了,夏稅交到上面,那可不好交差了,到時候自己別說升官發財了,說不定都要被貶謫到其他地方去!
當時他能混到松江府知府這個肥差,可是託了多少關係、送了多少禮,還得虧有他義父方公公幫忙,否則怎麼輪都輪不到他,現在嚴浩思又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松江府這邊的紡織業出事,就算心裡再怎麼罵娘,也得幫他們把屁股擦乾淨了。
嚴浩思不愧是能拉下臉面對著一個無根之人親密喊爹的人才,平時就算表現地再威武不屈、行事霸道,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人家討饒的姿態也非常爽快,連忙去信一封給到周邦彥,言明這一切都是誤會,是自己的一時失察,讓底下的人商人鬧出來這等笑話,還望周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就放了他們吧,松江府的商人願意以比原價高一成的價格,再次問衛輝府採購棉花,並且以後他一定好好約束這些商人,不會再有此等事情發生云云。
周邦彥收到這封信後,連日來的鬱悶一掃而空,心情大好!
周家人這次可為了這件事耗費了不少心力,聯動了好幾個官員給方公公施壓,鬧的已經很難看了,無緣無故就結了一個仇人,還是一個在萬曆皇帝面前頗有能量和影響力之人,若是事情沒有按照預期的那般去走,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今有了嚴浩思的這封信,周邦彥便明白,松江府大勢已去,此一仗,衛輝府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