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將門打開了,一看到門外站著的那位相貌十分好的青年,就猜到了對方身份:「是秦大人嗎?」
秦修文知道自己是沒有走錯了,含笑點頭。
那婦人打扮利落,說話乾脆,身上穿著一件洗的發白的靛藍色夾襖,下身是一條同色的孺裙,聞言立即向秦修文行禮:「秦大人還請跟奴婢進來。」
婦人崔媽媽,是宋纁妻子身邊的陪嫁婆子,已經在宋府生活了幾十年了,秦修文跟著進了小院才發現這裡確實很小,只有兩進。
秦修文從大門進去後,繞過倒座房,穿過垂花門,就到了主人內院中,進去後四目環顧一下就能看清全貌,沒有什麼雕樑畫棟,也沒有小橋流水、假山小徑,平實的如同普通百姓家庭一般,正中間就是一個院子,院子左側栽種了兩棵銀杏樹,春日裡正是抽條長葉的時候,淺淺的綠色掛在枝頭,春風一吹,迎風擺動,發出沙沙作響的聲音,樹下還放置了一張醉翁椅,旁邊有一個小几,倒扣了一卷書,顯然此間主人剛剛正坐在上面看書觀景。
院子的右側則是開辟出了一小塊菜地,播種了一些青菜、菠菜和韭菜,如今長勢喜人,顯然是得到了主人家的精心伺候。
內院的東西兩側為廂房,正對著秦修文的就是正房,還沒等秦修文繼續邁步往前走,就看到宋尚書拿著一壺茶走了出來。
今日宋纁只穿了家中常穿的一身常服,頭上戴著四方的東坡巾,身披一件素色氅衣,看著也是半新不舊的,不像是壽星的打扮。
秦修文當先一步上前行禮:「見過宋尚書,祝您福壽安康。」說著,便將禮物呈上。
宋纁將茶壺往旁邊小几上一放,直接打開了木匣子,見裡面放著一尊硯台,就拿出來放在手裡端詳起來,看到了硯台底部的印後,忍不住笑了起來:「竟然是端硯,難為你有心了,今日叫你過來只是私宴,那些虛禮便免了吧。」
秦修文的禮送到了他的心坎上,他垂涎端硯許久了,但是奈何囊中羞澀,下不了決心去買,沒想到今日秦修文竟送了他一塊。
當然,也是因為送禮的人恰巧是秦修文,才得了宋纁的意,想要送他禮物之人何其之多,但是他並不是誰的禮都會收。
「相公,這便是你常說起的秦大人吧?如何能叫客人在院中站著,秦大人快隨我進來坐吧。」
宋纁的妻子文氏聞聲走了出來,文氏今年正好六十歲,但是精神狀態看著卻比宋纁差很多,兩鬢已經花白,眼角也有了深深的皺紋,時不時地還會壓低聲音咳嗽兩聲。
秦修文跟著文氏入堂屋,有些拘謹道:「夫人,喚我元瑾即可,叫小子大人實在是折煞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