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妃將萬曆送到翊坤宮門口,看著萬曆的儀仗走出去了老遠,這才蹙著柳眉往回走。
鄭貴妃身邊貼身伺候的楊令人安慰道:「貴妃娘娘切莫過分憂心,陛下胸有丘壑,一定能處理好的。」
鄭貴妃秀美的臉龐上閃爍過猶疑之色,楊令人見狀,屏退了其他伺候的宮人,攙扶著鄭貴妃進入了內室。
楊令人是從鄭貴妃一入宮就貼身伺候的宮女,一路從正七品的良侍到如今正三品的令人,可以說她和鄭貴妃二人是相輔相成。
雖然後宮中的正三品令人和前朝沒法比,但是對女官來說,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楊令人熟讀詩書經義,做事沉穩謹慎,看待事情也頗有遠見,是鄭貴妃如今最信任的宮人。
「昭昭,你說我一心要讓洵兒做太子,是不是做錯了?若是我退一步,陛下也不會如此為難?況且洵兒還這般小,到底如何暫且看不出來,又何必現在就逼著陛下?如今惹出了諸多事情,本宮心里,實在難安啊!」
楊令人和鄭貴妃多年深宮相處,雖為主僕,但是情誼並不比親手足少,她知道鄭貴妃生於小官之家,家中人物簡單,父兄對這家中唯一的女孩猶為疼寵,養成了其活潑明艷的性格,除了極為出色的外貌外,她真正吸引萬曆的地方就是這簡單活潑的內在。
楊令人看的清清楚楚,她一方面為鄭貴妃籌謀著以後,一方面又儘量保護著鄭貴妃的一顆單純之心,但是說到了最為重要的立太子之事,兩人已經好不容易將此事推進到了臨門一腳的地步,就連陛下的整顆心都偏向了三皇子,又如何能讓鄭貴妃此刻退縮,功虧一簣?
「貴妃娘娘,縱覽前史,一個寵妃若是她的兒子不能上位,那麼等到陛下,」楊令人頓了頓,但是鄭貴妃明白楊令人的意思,猶豫著微點了一下頭,示意對方繼續說。
便聽楊令人繼續道:「到時候的結果想必不會太美,畢竟您寵冠後宮日久,多少人面上對您百般逢迎,心底卻是實實在在記恨您的。奴婢就問您一句,若是今日陛下移情她人,您可否做到對那人不嫉不恨?」
鄭貴妃立馬緊張得打斷了楊令人的話:「這如何可能?陛下與我,是真心相愛的,如何會移情她人?」
鄭氏對待萬曆確實是真心一片,在這個最是天家無情的地方,偏偏真實存在著愛情,這屬實讓人意想不到。
楊令人面上閃過一絲苦笑:「可是貴妃娘娘,陛下不是您一個人的陛下。」
只這一句話,就將鄭貴妃釘在了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