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到小徒弟之前對自己的幾番試探,才到現在的絕對信任,宋纁也知道,想要走進小徒弟的心,那絕非易事。
事情已經辦下了,也無法更改,只是宋纁的一顆心酸澀鼓脹,最終只能拍了拍徒弟的肩膀:「走吧,今日一起小酌兩杯,咱們爺倆個,不醉不歸!」
「爺倆個」,這個詞眼讓秦修文心中一動,生命中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母親緣的秦修文,在這一刻,亦心有所感。
或許這就是爭權奪利的人對自身的意義,可以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一日,一向平和安靜的宋府小院歡聲笑語不斷,久違了的熱鬧在這個小院中蔓延。
第110章
申府最近的氣壓都低的很,所有僕人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觸怒了主子,到時候沒有好果子吃。
所幸申時行事忙,最近好幾日都不曾在家中用膳,否則估計大家連吃飯都吃不好。
申時行為人奉行中庸之道,但在家中規矩極大,加上在朝中做官日久,成天表情嚴肅,除了他最看重的兒子申用懋還能在他面前多說上幾句話,其他子女見他就如同老鼠見了貓似的,最好將自己當成隱形人,說話都不敢大喘氣。
吳氏坐在申蘭若的閨房裡,忍不住悠悠嘆了口氣:「近日你父親脾氣更加難以琢磨了,沒想到就是坐到首輔之位了,也是一堆的煩心事,這人啊,就沒有順心的時候。」
吳氏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感嘆道。
吳氏跟著申時行風風雨雨幾十年,享受過諸多的榮耀,也經歷過低谷,申時行在嘉靖四十一年以一甲第一名的成績成了狀元郎,那時候他也不過二十七歲而已,正直大好年華,春風得意,恨不得在朝堂中馬上一展凌雲之志。
申時行的官途算順遂,從翰林院修撰到左庶子、少詹事再到禮部右侍郎,繼而轉吏部,一步步成了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到現在的吏部尚書,再加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官位升無可升,百官之首、文臣核心,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這一條路上,申時行經歷了許多挫折和背叛,從少年時期的豪情萬丈,到現在越發地修身養性、尋求中庸之道,看著不悲不喜,臉上的表情事常年的肅穆,但是作為陪伴了申時行數十年的吳氏,枕邊人的一舉一動的變化都落在自己的眼中,如何不知道申時行夜間睡夢之中都要輾轉反側幾次,底下人沏一杯他常喝的茶都要被他說味道不對,還要斥責她對僕從疏於調教,讓吳氏臉上也不好看。
申蘭若低低地應了一聲,她知道在家中母親對父親是有求必應的,也愛重父親至深,就連家中的幾房小妾都幫父親管教的十分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