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的顧慮一點都沒錯,戚繼光此人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沒了他,朝堂上還真沒什麼人有帶兵打仗的本事,想要滅了人家,可不是在朝堂上打打口水仗,這可是要真刀真槍的本事的。
明朝發展到如今,一貫是以文御武,別以為在外征戰都是將領的事情,實際上都是皇帝欽點的文臣作為總指揮,地方上的總兵作為調遣部隊,同時還要委派御馬監太監作為監軍,如此三權分立才能讓皇帝牢牢地將軍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底下的人才翻不起大浪。
不難看出,一個文臣在一場戰役中是起指導作用的,這對一個人的綜合素養是有極高的要求的,武將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文臣既要從中協調,問中央要錢要物,和地方配合,各種文書奏摺往來都要由他完成,同時還需要對整場戰事進行指揮決策,最終達到勝利目標。
古往今來,能做到文武全才的人,又有幾個?
申時行自然是想走中庸之道,認為此事還沒到傷筋動骨的時候,根本不用去管,但是同時他說的也是實話,滿朝堂上,有誰能拍著胸脯說,自己能打贏這場戰事?
石星連忙用眼神示意宋應昌退下,眼睛都要眨成鬥雞眼了,宋應昌卻好似根本沒有看到石星的提示一樣,直接豪氣干雲地站出來:「陛下,臣願請戰,若是戰敗,臣願提頭來見!」
好了,這下願意上戰場的人都有了,你們還有何話說?
萬曆大喝一聲「好!」,充滿讚許地看著宋應昌。
申時行見此,臉上倒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表情,反應淡淡,既然皇帝同意,兵部同意,戶部同意,也有人上杆子要帶兵出征,他再繼續反對下去,倒是顯得他和那些蠻夷有勾結似的。
申時行心中有一桿秤,雖然說這場戰事有點冒失,沒到不得不打的時候,但是說到底那邊也就二千多蠻夷,就是一命換一命,也就最多損失兩千多名大明將士,這點損失,大明負擔的起。
事情到了這裡,萬曆都想一錘定音了,卻聽到刑部侍郎周邦彥站了出來反對:「陛下,微臣認為此次戰役的總督,最好由秦修文秦大人擔任,秦大人歷任地方、戶部,如今又在鴻臚寺任職,精通錢糧計算,也有對外談判之職,況且秦大人精通兵法、博聞強記,之前在衛輝府時期就能整頓數萬災民而無一絲動亂,故而臣舉薦秦修文為此次的呂宋總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