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返航,秦修文他們不再從龍穴洲返回,而是直接從東海行駛到天津衛登陸,再行一日一夜陸路,直接凱旋迴京。
而原本不知道秦修文出自什麼目的的小兵,這一路往回駛去,也終於明白了秦總督的用意。
他們從呂宋到天津衛,一路經過琉球、東瀛和朝鮮,路上碰到過不少帶有武裝的大小船隻,無不看到他們的戰艦之後就退避三舍,根本不敢上前襲擾,哪怕確確實實他們的船隻上如今是裝著金山銀山,也無人敢搶。
那些西班牙人的頭顱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所有海上的勢力,大明朝一朝發怒、無人能敵!
京城三日前就接到了奏報,呂宋之戰大獲全勝,萬曆看到奏報的時候,連連說了三聲「好」!知道秦修文他們將在天津衛登陸,班師回朝,當日就下令封鎖天津衛到順天府的官道,命令三日後百官在午門口迎接班師回朝的大軍!
有人就心裡嘀咕了:這麼興師動眾的,至於麼?又不是什麼攻打北方蠻族,幾十萬軍隊凱旋,什麼時候幾千人的軍隊小股作戰贏了,都能有這麼大的排面了?
皇上是太偏愛那位秦修文了吧!
而周家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周邦彥是面色不虞,周景康已經氣的幾日沒有再同周邦彥說過話來,今日經過自己這個兒子的時候還若有似無的冷「哼」了一聲,搞得周邦彥是一個頭兩個大。
那次周邦彥突如其來地給秦修文一個軟刀子,回來就被周景康狠狠教訓了一通,說他做事沒有格局、胸懷不大,若是這次秦修文沒贏還好,若是贏了,周家是肯定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了。
當時周邦彥還嘴硬,說秦修文一個鄉野出來的讀書人,除了死讀書外,賞梅宴上讓他作首詩都沒有靈氣的人,難道還有空學習兵法?整治民生做點商賈之事尚可,兵法之事沒有家學淵源,如何能成事?
就連王守仁以文官之身帶兵打仗,人家能文能武,那也是家學淵源,父親是狀元、是南京的吏部尚書,爺爺是王倫,是當世大儒!
而秦修文?這人是純泥腿子出生,親生父母俱亡,靠著一個鄉野秀才夫子教導而成,就是再有才華,難道還能教他行兵打仗不成?
不管周邦彥以前對秦修文多麼和顏悅色過,但是在周邦彥的內心深處,很多想法根深蒂固,他從來不曾認為,秦修文是真的有才華,很多地方只是他的投機取巧罷了,甚至於後來秦修文在萬曆面前露臉之後,周邦彥更是在心裡給秦修文打上了「諂媚者」的記號。
而現在,事情的結果已然擺在面前,就算推說是李如松能爭善戰才贏得了這場戰役,但是也至少證明秦修文此人氣運逆天。
而古人,是很信奉神明的,若是偏要和老天過不去,那麼自己也絕無好下場。
不管從哪個角度思考,這樣的結果都讓周邦彥難以接受。
但是皇帝下令,百官迎接,周邦彥心中再不甘願,也只能混在文臣隊伍中,靜靜等待秦修文隊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