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嘴唇顫動了兩下,想要叫他師娘過來,可是喉嚨口就像被堵住了一塊巨石似的,一點都發不出聲音,過了許久,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文氏剛剛去給秦修文端茶水去了,等從廚房出來,走到小院的時候,她一失手,直接打翻了茶盞,滾燙的茶水濺到了她的腳背上,她去恍然未覺,她快步走了過去,看到了宋纁的模樣,嘴巴里「啊啊」叫了兩聲,有些茫然地看向秦修文,等看到秦修文臉上都是淚水,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頓時哭倒在了宋纁身上。
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秦修文的眼眶中蓄滿了淚水,他忍不住跪了下來,給宋纁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這個給了他無數支持,待他如親子的師父,再也睜不開眼睛看他一眼了,在這個初秋,永遠地與世長辭了。
那個會罵他魯莽,責備他不信任別人,將自己所有的政治資源全權託付給他的老者,此生再難相見了。
第180章
宋纁走後的第二天,文氏也跟著一起去了,並非自裁而亡,而是自然而然地睡在了宋纁身邊就一起去了。
生時兩人是少年夫妻,患難與共,宋纁做到了一輩子只守著一人過;去時兩人依舊雙手緊扣,面色安詳,仿佛只是沉沉睡去一般。
秦修文在宋纁之子到之前,為其夫妻二人料理了後事,用最昂貴的棺木打造了兩個棺材,整理了宋纁生平最愛的各種名家字畫作為陪葬品,在這一刻,秦修文不想去思考這些東西有沒有意義,他只想做一些什麼。
宋纁門人學生眾多,為官清廉正直,被萬曆追封為一品太師,再加上有秦修文這個關門弟子在,許多前來弔唁的人,不管是為了彰顯自己是和宋纁同道中人也好,還是巴結秦修文這個實際上的戶部一把手也罷,總之宋府小小的宅院裡,客人絡繹不絕、香火就沒斷過。
宋纁之子宋磊再三拜謝秦修文操持了這場喪事,懷著沉重的心情,將父母的棺槨扶送回商丘老家,京城中的許多百姓都從「京報」大篇幅的報導上知道了宋纁生平事跡,皆感動於他的人品貴重、作風清廉、一心為國為民,自發地設下路祭,送走這一位可以載入史冊的名臣。
秦修文自宋纁離開後,沉鬱了一段時間,好在已經回到老家的季明志知道了此事後,寫信過來特意開解他,言道生死乃是天命,人生七十古來稀,宋大人是壽數到了,雖然可惜不舍,但也是喜喪了,而活著的人更應該擔負起逝者的遺志,堅定不移地繼續前進,這樣就算有一天在地府重逢,說起舊事,也可以開懷暢笑矣!
季明志之前在京城也呆了小一年時間,那時候剛剛聽聞秦修文拜了新師父的時候,對著宋纁還有點彆扭,不過兩個小老頭後來慢慢地倒也挺能談到一起去:宋纁喜歡聽季明志講述秦修文少時之事,同時鄉間生存教書也有其智慧,並非一層不變,再加上季明志為人豁達、心胸開闊,宋纁很是願意交他這個朋友;而季明志羨慕宋纁坐擁如此多的古籍,學識深厚,名家名卷的記載信手拈來,而且當官這麼多年,一直恪守本心,讓季明志十分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