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成完親了,家裡的瑣事便要開始照料收拾起來,好好過日子了。
趁著今日天晴,太陽好,葉溪將灶房裡的罈罈罐罐挪到了院子裡,又用木盆將櫥櫃裡所有的碗筷撿了出來。
燒了一把草木灰,用水沖成鹼水,在院壩里抬了小凳子用皂莢細細的擦洗起物件,林將山一個人的時候是不大愛收拾灶房的,碗筷也只撿著一兩個用,其他的物件早就落滿了一層灰。
葉溪洗了好一會兒才將這些罈罈罐罐洗乾淨,然後晾曬起來,等水曬乾了,便能收回去用了。
院兒門前的地也要開墾出來,種些小菜,自家吃是一回事,多的便要撿到鎮子上去買,雖說每次就賣個十幾文二十文的,但架不住菜園子的菜一茬茬的長,隔上三五天就能去賣一回,攢個半年一年的,也是有一二兩銀子呢。
腦子裡思索著日子規計,葉溪又回屋裡將灶台擦拭了一遍,重新挪了桌椅位置,又糊了窗戶紙,將灶房灑掃乾淨。
院兒門前就有竹林,又帶著刀去砍了幾把竹條子回來,用麻繩紮成一捆,接上一根長竿子,便是掃塵最好使的工具了。
葉溪在頭上系了一塊兒舊布用作防塵,然後舉著竹竿子將每間屋子還有屋檐都認真掃了一通,積年累月的蜘蛛網和厚厚的灰塵被一掃而空,看起來都要明亮整潔不少。
等忙上忙下的收拾了一遍,已經到了晌午,自家相公忙了一早上了,待會兒回來可別餓著肚子,連口熱飯都沒得吃。
葉溪趕緊灑掃完,連口氣都沒歇就回灶房做飯去了。
米缸子裡還有半袋子米,灶頭上掛著一塊兒醃雞,此外便是空空蕩蕩,看的葉溪有些心塞,他家的灶房何時這般窮酸過,不說雞鴨魚肉堆成山,那也是米缸麵缸滿滿的,雞蛋筐子裡有數枚雞蛋,牆角有熬粥的南瓜,灶台有炒菜的醃肉,哪像這般。
葉溪左思右想了下,只能撿現有的做個簡單飯菜,用砂鍋煮上了兩把稻米,灶頭上那塊兒閹雞不知道什麼時候製作的了,只能先取下來用涼水認認真真的洗了,先用水煮了一遍,然後又換水浸泡了一陣兒,等換了兩次水,這雞的鹹味兒總算是淡了。
這人真是每樣東西的鹽都放的這般多,能齁死人,怪不得老是去鎮上買鹽呢。
雞煮的耙軟後,便用手將雞撕成了條狀,幸好家裡的干辣椒是有的,只是潮了些,不脆了,葉溪便將干辣椒扔到灶膛里炕了炕,然後盅成碎末,倒入醬油,蒜末,鹽是不必再擱了,這樣便拌好了一道辣子涼拌雞。
見人還沒有回來,葉溪去了院門兒前的空地上鋤了一筐子馬齒莧回來,家裡還沒有種菜,青菜便只能撿著現下的野菜吃。
馬齒莧這菜家家戶戶都愛吃,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拿回去或炒或涼拌都是好吃的,若是到了秋末入冬之際,還得鋤上一背簍晾曬乾了,好做冬天的菜式。
洗淨焯了水後,燒辣了鍋,先扔下蒜片和干辣椒熗鍋,然後倒入一盆馬齒莧,這個季節的馬齒莧還嫩,不需要炒多久,稍稍翻了幾遍便撒了些鹽末,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