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啟也沒有和他爭論,只是跟他說讓他不要小瞧任何人,在這裡干幾天再來提意見,要是幾天之後還不服氣,大可以離去。
春哥兒知道高華對他不服氣,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寧啟不用管,他自然能讓這帳房服氣。寧啟看春哥兒這麼自信,便將人交給他就走了。
果然,沒幾天,寧啟再次到酒廠去看他們的時候,高華已經完全改變了對春哥兒的態度,對著寧啟差點把春哥兒夸出一朵花兒來。
寧啟看他們這樣,便也不擔心了。
有了另一個帳房,雖說寧啟還是需要時常去酒廠查看酒廠的情況,但比以前輕鬆多了。
酒廠的情況徹底穩定之後,連翹也快要成熟了,寧啟便寫信給宋寒,讓他派人來收連翹。宋寒收到信後,很快便給寧啟了回信,約定九月上旬來石溪村收連翹。
在收到宋寒的回信之後,寧啟和鄭雲便開始請人摘連翹,以便宋寒來的時候直接能把連翹拉走。
今年連翹一共摘了四千五百二十三斤,賣了一百六十八兩銀子。
宋寒來收連翹的時候,聽說石溪村和其他幾個村子都種植了連翹,很是高興,和寧啟約定以後這些村子的連翹都賣給他。
------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到了第二年春。這已經是寧啟穿越過來的第五個年頭,今年寧啟二十一歲,鄭雲二十二歲,兩人都越來越成熟。
二三月份,是春筍最好吃的時候,這時候春筍剛剛冒頭,吃起來很嫩。
石溪村旁邊的山上有一片很大的竹林,裡面的竹子長成有雞蛋粗細,春筍都是細的那種。村里人一到這個時候,就會到山上挖春筍,拿回去炒了水之後,切成筍絲直接炒了吃,或者將筍絲曬乾,剛到冬天沒菜的時候吃。
恰逢今天酒廠和學堂都休息,寧啟一家人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竹筐到竹林去挖春筍,連雲兒他們也一起來了。
竹林里時常能碰到熟悉的人,大家見了就彼此打個招呼,然後各自尋找春筍。
「娘,娘,快看,這裡好大一個竹筍!」小花指著旁邊的竹筍喊道,他一直都跟在王桂花身邊挖竹筍。
小花今年已經九歲了,放在村里,這個年紀的孩子也是能幫忙的年紀了,能幫家裡摘點野菜什麼的。
小花從五六歲開始,就一直上學,只有休沐的時候,會在家裡,很少上山來玩耍。要是家裡人不來山里,她平時休沐也都是找了同齡人在村里玩耍一下,家人都不會讓他們這些孩子自己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