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荀子微走去:「是他嗎?」
荀子微搖了搖頭道:「不是他。傅凜的後背有許多多年征戰沙場留下的傷疤,劍傷、劃傷、鞭痕,但沒有被尖刀刺穿過的痕跡。」
趙錦繁嘆了口氣道:「不過我想,那封信應當與他有所關聯。」
荀子微「嗯」了聲,無奈一笑:「關於這一點他方才同我說了,那封信確是他所寫,但與議和金失竊無關,與他夫人有關。」
趙錦繁愣道:「他夫人?」
荀子微收起劍,緩緩與她道來,這個美麗的誤會。
*
傅凜出身書香世家,他自小天資聰穎,族中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一舉中第,光耀門楣。但傅凜志不在此,只一心想赴邊疆保家衛國。
此事遭到了族中人激烈反對,尤其是傅凜的母親,不希望兒子去過那種刀尖舔血的日子。
為此傅凜一度很迷茫,躊躇不決之時,他在自己經常練劍的院子裡撿到了一封匿名信。寫信人鼓勵他,安慰他,支持他堅持自己的志向。後來他又陸陸續續收到不少這樣的信,這些信在他迷茫時給了他許多力量。
之後他毅然決然奔赴戰場,不出兩年就立下了戰功。彼時他是春風得意的少年將軍,回京領賞之時,家裡人提說他也到了適婚之齡,該娶妻成家了。
他母親看上了陵州陸氏的長女陸明姝,問下意下如何?傅凜當即拒絕了。
陸明姝是他胞妹的閨中密友,常來府里走動,美名在外,但每次見到他,總愛說些不著調的話,看見他皺眉她就會笑。
傅凜認為,如果和陸明姝成了親,他們一定會成為遠近聞名的怨侶。
陸明姝很快從他胞妹那聽聞了消息,跑來問他:「為什麼?」
傅凜只答說:「你我不合適。」
陸明姝在他面前一向多話,那日格外安靜。
此事不過長輩間玩笑話,並未外傳,於她名聲無礙。傅凜想她依然還是眾人眼中耀眼奪目的明珠,會找到她心儀的郎君。以後他們大概沒多少機會再相見了。
之後他又離京去了西北,在戰場上遭歹人陷害,不僅身受重傷,還獲罪被貶,前路一片黑暗,去了陵州一處別莊修養。
未曾想在那裡重遇了陸明姝。那會兒主母讓她學理財掌家,她整日在莊鋪奔波,又兼處理陳年爛帳,正苦惱。她說前些日子碰到刁奴欺主,她很害怕希望他過來做幾日她的護衛,撐撐場面。
兩家是世交,陸明姝又是胞妹的密友,傅凜同意了。作為交換,那段日子陸明姝常帶些劍譜和兵書來探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