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國中獻上一批貢品,裡面有各色的珠玉寶石, 綾羅綢緞, 應有盡有。
他當時剛到御前護衛, 見了這些東西只覺得珠光寶氣甚是耀目, 只道皇帝果然富有四海,和眼前所有的相比, 從前看人爭奪的一些東西不過是個笑話。
一樣樣貢品由太監送到一身明黃龍袍的皇帝面前,大多數時候他既不說話也沒有動作,很明顯, 他看到的東西不能打動他, 捧著托盤上前的太監略微停留一下便離開。
價值連城的寶物如水一般來了又來, 去了又去。
燕歸都不知道皇上為什麼讓太監展示這些東西,因為看得出來,他對大多數東西其實是興致缺缺的,偶爾叫人把東西送到跟前查看一下,才看一眼就揮揮手, 讓人帶東西下去。
直到碰到一盒子東珠,東珠多做首飾, 或是有些貴人流行將珍珠磨成粉末敷臉。
這東西多少有些女兒氣,皇帝卻讓人把東西送到眼前查看,紅緞匣子裡的東珠顆顆飽滿圓潤, 光澤柔和溫潤。
皇帝說:「吾女檀華應該會喜歡這些。」
很普通的一句話,燕歸的印象卻很深。
一國之君, 萬人之上,統御九州,威震四海,這樣的人也要考慮別人喜歡什麼嗎?
永壽公主喜歡什麼呢?
燕歸帶著風箏回家去,他看見路邊有小孩子纏著父母要吃的要玩的,有個荊釵布裙的女子握著一支素色銀簪猶豫不定,還有一個年輕士子正在搬家,他囑咐僕人說:「仔細點,書畫都在車裡,路上慢一點,不著急趕路,路上若是遇到對面來車馬不要爭先,車裡的書畫萬萬不能有失。」
……
他一路回到葫蘆巷子的簡陋房子裡,想要將手裡的風箏掛到牆上,卻發現牆面不知有多久沒有粉刷過了,白色泥灰顏色不均,他在眼前一塊牆壁摸了摸,指腹略有粉膩,看看指腹,指腹沾了一層白色。
燕歸沒有將風箏掛上去,陽光透過白色窗紙打進來,照射在風箏上,色彩鮮艷的風箏像是又要飛起來了,燕歸將風箏斷掉的絲線打成了一個小小的繩結,纏在風箏的骨架上。
「檀華」兩個字因為是彩色的,在光線的照耀下看上去和那些斑斕的顏色相互映襯,看起來流光溢彩。
他又看了看手上漂亮的風箏,忽然發覺自己的房子其實已經很破舊了。
今日的風不大,檀華放風箏時選的風箏也不大,才二尺長上下。
現在住的地方連這樣一隻不算大的漂亮風箏都放不下。
他中箱子裡取出半匹乾淨的白絹布,展開桌面上,將風箏放白絹布上。
隨後從打來的箱子之中,翻出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花的銀錢來,打開盒子略微點了一下,便帶著錢出門。
走出門,看見李石頭在他家門口的台階上坐著削竹篾。
這一陣雨水過去許多植物都生長得格外茂盛。
連竹子也長得格外青翠。
石頭是隔壁家裡最小的兒子,平日順便幫燕歸照顧一下馬匹,燕歸每個月給對方一吊錢,偶爾也會請他做些跑腿的事情。
「石頭,幫我看一下家,不要讓人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