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是五日之前來到的玉泉苑, 那天正好是科舉考試的日子,您可還記得?」
檀華靠在床邊微微點頭,「難道那天發生了什麼故事?」
彩詩說:「故事是要有的,可不是那一天,而是明天。」
檀華有些疑惑, 「明天?科舉三日,三日後放榜, 明日不是放榜的日子?」
她之所以記得這樣清楚,是因為這次科舉中,除了殿試, 所有需要天子出面的場合都由蕭恆代天子出面。
這次的考題是蕭恆先過目再呈送蕭翀乾的,他送上去三道, 蕭翀乾從中選了一道。
這就安排了下去。
馮老丞相近日腰傷好了些,雖能起床,卻還是不能常走久坐,皇上賜了輦轎,但因為不合禮制未見馮老丞相乘坐。
目前老丞相只在家中處理一些重要的政務。
這次科舉的事情,主要由蕭恆主持。
他雖不是考官,但會一直和考官在一起,學生考試的時候,他會過去轉兩圈,考官批閱試卷的時候,他也會挑一些試卷看一看,防止考官幫人舞弊。
蕭恆忙碌,檀華這陣子也得了風寒,來京郊的玉泉苑養病。
上次他離開洛京巡視黃河流域水情前,兩個人說好等他回來,雨應該也停了,他們就一起去吃鍋子、看雜耍。
現在看來這約會也要無限延期了。
檀華心裡將這事兒放在一邊。
思緒回到科舉這件事上,考什麼她也略知一二,只是不好說出來。
算算時間,科舉放榜之後有三日瓊林宴,蕭翀乾頂多走個過場,若是皇上不出面,應當還會是蕭恆出面。
檀華估計著今年蕭翀乾也不會出面,這天下的事情,對她這位父皇來說,就沒有什麼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事。
而蕭恆做事一向能得蕭翀乾的放心。
他既是一絲不苟的,也向來不辭辛苦。
瓊林宴之後,蕭恆作為理政太子還要根據這些士子的能力和性情安排他們日後的官職和去處。
這樣一算,蕭恆能從繁忙的政務中稍稍解脫一些的時候,至少得是六七日之後。
這段時間,估計也只有一些臣下和客卿見他的時候多一些,要麼就是一些東宮的宮女太監。
檀華東想西想了一通,就聽見彩詩笑著說:「欸,說的就是放榜的日子,公主可聽過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