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文英是霧隱閣的第一殺手,但從景國離開他一直陪在檀華身邊,第二天,檀華親眼看到一隻鴿子落在文英手臂上,文英解下信鴿腿上的密信,看了一眼拋入火盆,轉頭問檀華:「晚上要不要喝鴿子湯?」
白色鴿子在人手上直著脖子咕咕叫,兩隻圓眼睛很單純,她對文英說:「鴿子這麼可愛怎麼能吃鴿子?」
於是文英說:「要留下來養嗎?」
檀華放下鴿子,問文英:「有人找你,你不回去嗎?」
她知道,那些信很有可能是找文英刺殺太子,因為蕭瀾請霧隱閣做這件事,文英說過他是霧隱閣最好的殺手,這件事拜託他是不會有錯的。
文英立在檀華面前,說道:「我就在公主身邊,哪裡也不去。」
檀華說,「那他們有沒有用什麼東西控制你,像話本里說的那種一個月解一次的毒藥或是符咒。」
文英說:「沒有那種東西。」
「那真是太好了。」檀華說道,如果文英一定要離開,去做一些她不希望他做的事情,那麼她就一定會用一些手段留住他,他不走,真是太好了。
近日洛京街上的巡視人馬扔不停歇,檀華不張揚面目,她重新戴上人皮面具,請文英做護衛陪她街頭巷尾走動。
大昭國中不禁百姓議論國政,如今走在街頭卻少聽國事,檀華經過飯館,店裡兩個說嘴的客人被人提去監獄。她心裡想道,蕭瀾讓百姓說兩句又怎麼樣?大家說得也不錯,他做的事情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做過,他既然敢做又要怕什麼?豈不知他越是不讓說大家就越在意。
從前不知蕭瀾有這樣的一面,可見是她一直不了解這位二哥。
馮老丞相已經故去了,檀華自馮家經過,馮老丞相為官清廉,不好奢靡,也只是小門小戶,馮家居喪,門前甚是清冷。
蕭翀乾給馮老丞相賜下的諡號是「文正」。
記得小時候馮老丞相為她講解過詩經,那是個很和氣的人,看事情通透,待人寬容,學問很好,只是馮老丞相太忙了,檀華不好意思常去打擾。
此時不方便上門,等這陣子謀逆事解決,一定去馮家上一炷香。
王韶音每天下值都來給檀華講朝堂上的變動。
洛京文武百官風聲鶴唳,許多人不想站隊,又不得不站隊,曾經的「太子黨」,都變成了邊緣人物,一些中立的人要好過一些,而有一些人,現在才看出來是二皇子黨派的人。
「比如說齊璟,沒想到他竟然會涉入其中。」
王韶音說得有些感慨,檀華覺得也是,齊璟從禮部尚書到丞相,官位已經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而處在這個位置還去支持蕭瀾而非太子蕭恆,只能猜測齊璟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和蕭瀾有所勾結。
朝堂上人與人的關係十足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自己的關係網,又有誰能想到王韶音這個看似左右搖擺的中立派,會在投效她這個沒有實權的公主,而非蕭鳴蕭宏兩個皇子,又或者是現在掌權的蕭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