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點,蘇潯就莞爾一笑。公司宣傳現在是越來越敬業了。不用她安排,就知道該怎麼宣傳。
這一點值得表揚。
蘇潯正看著,為她尋找新消息的蘇寶玲將報紙遞過來,「蘇總,您看。」
蘇潯拿過來看了眼,原來是海城東區棚戶區拆遷的新聞。
看到這裡,蘇潯倒是驚訝,沒想到這麼快就到這一步了。
在她看來,從政府同意計劃,到統計戶口,測量土地,怎麼也要一個月,結果這才半個月就完成了。
報紙上也寫了,大家都簽了同意書,接受政府的安排,即將在安置的新房建好之後進行搬遷。
報紙上還拍攝了棚戶區老人喜笑顏開的照片。
蘇潯也是鬆了口氣,她之前還擔心拆遷過程不順利,拖延工期。看來因為是第一次拆遷,不管是政府還是居民,雙方都有這個拆遷意願,所以都很順利。
海城東區棚戶區里,家家戶戶都開始收拾自家房子了。
因為補償標準,大家還是比較滿意的,要在
東郊建新的樓房給他們住。而且補償標準也很實在,舊房和新房按照1:2換。如果有些人家還有二樓的,二樓則按照1:1.5換。反正大家都不吃虧。
從棚戶搬進新房,而且房子還能換大房子,第一次經歷拆遷的棚戶區居民覺得和撿到寶一樣的。
至於什麼市區郊區的,對於大家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什麼也比不上住樓房重要。
這棚戶區一年四季都味道漫天,蚊蟲鼠疫更是多。下雨天漏雨,冬冷夏熱,苦不堪言。關鍵是一大家子擠在一塊兒,轉個身的位置都沒有。
換了樓房就不一樣了,生活環境好了,面積還大。
而且如果要不了那麼多面積,還能折算成錢。覺得面積不夠,想要更多的,可以交比市價便宜一半的換更大的戶型。
那房子的室內設計的圖,當地的街道辦也貼出來了。裡面廚房廁所都有,都是單獨的,還有小陽台。哎喲,這房子簡直了!
反正大家看完之後,就盼著早點兒拆遷,然後早點去住房子。
至於鬧事,倒是有說有老闆想在這裡蓋大房子賣,肯定能賺錢,想慫恿一些人一起鬧一鬧,好鬧出個名堂來。到時候能拿更多好處。
街道辦的領導聽了消息,直接找上門來了,「鬧,儘管鬧。咱海城就一個棚戶區?不說棚戶了,郊區還有那大片的土地呢。把人鬧走了,大家繼續在這裡住幾個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