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選手被比
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孫怡安指出問題,好像有點不服氣,感謝的語氣有幾分生硬。
孫怡安倒沒怎麼在意,不好意思地笑笑:「只是小建議而已,如果你覺得不對,也不用在意我的話。」
馮曦笑著說:「怡安還是太謙遜了。」
「不敢在馮老師面前班門弄斧。」孫怡安連連擺手,轉手就把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孟知南,「不過,咱們這兒不就有原班人馬在嗎?我覺得她肯定比我更有體會。」
「噢,說得對,這部劇知南是有參演的。」馮曦看向孟知南,問,「知南,你就是演的三妹這個角色,對吧?」
「……」孟知南點點頭,說,「是的,而且因為這是我參演的第二部 劇,所以印象還蠻深的。」
「哦?既然這樣,你就很有發言權了。」馮曦說,「你覺得這段表演怎麼樣?」
其實這部劇對孟知南自己來說算是黑歷史了,她演這部劇時剛讀大學,剛開始系統地學習表演,演技還很青澀,之所以能被選中出演這個角色,完全是因為形象完美適配,被導演一眼看中。雖說在劇播出之後,也收穫了觀眾們對她的稱讚,但以自己現在的標準來比較,是不怎麼過關的。
可是現在,要她抽離出來,事不關己地對別人進行指指點點,她又確實做不到。
孟知南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說:「其實這場戲在整部劇里都算難度很大的,就像評委老師們和怡安說的那樣,本來台詞就多,每個人的情緒又都是飽和狀態,如果把握不好這個度就會只讓人覺得吵鬧。——說實話,我自己也演得不太好,還是有點衝著發瘋的方向去演,不過好在有前輩們帶著我,所以沒有太跑偏。」
馮曦點頭認可,說:「確實,演員都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你現在已經是一位很優秀的演員了,再回首曾走過的路,就會發現路上自己一步一步留下的清晰的腳印。」
孟知南禮貌地說:「謝謝馮老師誇獎。」
馮曦又問:「那你覺得在他們四位當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呢?」
孟知南看了一眼面色平靜的陳嶼,猶豫了一下,說:「四位選手的這個片段整體給人的觀感一般,不過陳嶼在四人中顯然更勝一籌,他的情緒和台詞都沒問題,細節處理得不錯,眼神也很到位,但他大概就吃虧在他演的角色是唯一不瘋的那個,所以很難在這樣一段發瘋式的表演中脫穎出來。我個人對此覺得很遺憾,也希望評委老師在之後的表演中可以多關注一下他的表演。」
她這麼明晃晃地幫陳嶼說話,不只馮曦,其他嘉賓也都有點驚訝,陳嶼神情複雜地看向她,微微皺起了眉,似乎對她為什麼這樣做感到極度困惑。
馮曦不愧是經驗豐富的前輩,儘管聽到了意外的答案,還是迅速斂去臉上的詫異,又掛上了笑容:「知南觀察得很仔細。」
孟知南莞爾一笑:「既然來了,當然得好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馮曦挑眉:「我先代表節目組對知南的認真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