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楝,你好像童話故事的一個主人公。」
「誰?」
趙星茴撐著下巴,眼睛滴溜溜地轉,輕諷:「灰姑娘呀,被後媽趕到煙囪里住,吃不飽穿不暖,什麼活都要干。」
聞楝望向她的眼眸漆黑,很無所謂地笑了笑,臉頰的酒窩盛著淡漠的涼意,被頭頂的燈光一晃,好像又是清風朗月的少年溫柔。
「這裡我也很少住,以前我有段時間住在兩個姑姑家。」
不能說聞大伯對聞楝不好。
聞楝爸媽意外去世後,聞大伯因弟弟弟媳的離世,起初兩年也是盡心盡力地照顧聞楝,風雨無阻接送他上下學,事事關心,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是先緊著聞楝,不管是吃穿用度還是別的,自家的兩個孩子都排在聞楝後面。
只是人總是這樣,起初真心相對,後來習以為常,再熟視無睹,最後冷漠以對。
他還仍覺得自己「不忘初心」。
聞大伯後來下崗離職,還要養三個孩子,家裡開銷又多,收入有限,經濟變得捉襟見肘來,再加上自己親生兒女已經長大,為後輩操心婚姻工作,兒女還要啃老,再又添了孫輩。
自顧無暇,哪裡有精力顧及聞楝。
那時候為了緩解家裡的經濟壓力,大伯把一樓的房間租給外人,補貼幾個房租,一家人全擠在二樓生活,聞楝堂哥又把未婚先孕的女朋友帶回家,結婚生子都花了不少錢,家裡壓根沒有地方給聞楝住,只能把他挪到小房間。
聞楝也沒在這個小房間住多久,後來大伯一家實在顧不及聞楝,想著聞楝爸媽在世時也對兩個姑姑照顧不少,又借著上學方便的理由把聞楝送到姑姑家去暫住,或者直接住校,姑姑看不慣大伯一家光占便宜不出力的行徑,又拉著聞楝回去,讓大伯一定要負責到底,幾家親戚來來回回鬧了好幾年,最後誰也不想管,聞楝被褚文蘭帶去了洛江。
大人們總有「苦衷」和「正當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徑,企圖得到孩子的理解。
父母去世後,聞楝依賴過親人,視他們為最後的依靠。
他在遊牧一般的寄住生活中長大,理解了世界的冷漠,也在冷漠中成長。
但父母留給了他清秀溫和的笑容和春風柔軟的酒窩。
趙星茴聽聞楝輕描淡寫說了幾句。
十七歲的少年,眉眼冷清而篤定:「總有一天我會自己做決定該怎麼做。」
趙星茴抱手冷嗤:「那你繼續在這室溫三十度的房間融化吧。」
.
待了幾天之後,大伯家對趙星茴有個大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