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2 / 2)

只不過在官場待了這麼多年,劉大夏心境變了,現在再也沒有當初年輕時的那股子勇莽之氣。

所以當陳策質疑他的時候,他才會如此懼怕,所以他才會據理力爭,甚至惡語相向。

不過既然事到如今,劉大夏也看開了,索性也就不再辯駁,乾脆直白的將當年的事一五一十全部都說出來了。

弘治皇帝憤怒的盯著劉大夏:「你!」

他現在評判劉大夏,只能厲聲對刑部道:「你刑部會同大理寺,給朕好好審一審劉大夏的罪!」

最後如何定罪,弘治皇帝也沒辦法一言以蔽之,最終結果還是等律法審判吧。

劉大夏將頭上官帽脫下,認認真真放在奉天殿上,背著手闊步離開大殿。

事情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場朝會註定無法再開下去,弘治皇帝起身離去。

百官們紛紛看了一眼陳策,心中不免疑問,他究竟如何知曉劉大夏在成化時期做的事?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針對劉大夏的政治打擊麼?

可他和劉大夏此前似乎也沒有什麼恩怨。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那就只能去剖析劉大夏下台後,誰最可能上位。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鐘!

而洪鐘和戶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和陳策私交甚好。

那今日之事的始作俑者,會不會就是洪鐘?

諸官吏又朝洪鐘深深凝望過去。

洪鐘起初還沒反應過來,此時欲哭無淚。

你們還不如說本官是陳策的人,他導演這齣戲是為了本官上位,這樣最起碼邏輯還通順點。

你們不會真以為本官凌駕於陳策之上,能指使他做這些事吧?

而且退一萬步說,陳策根本就沒有任何目的好吧?他只是單純的想促使下西洋之壯舉。

只是這些老狐狸在官場時間待得久了,總會揣測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該帶有目的,都該權衡利弊。

他們從未想過陳策不帶任何目的,單純的只是為了促成下西洋之壯舉。

退朝後,百官離去,內閣六部被召去了文華殿,弘治皇帝應該是繼續商討下西洋之事。

不過海圖被燒了後,現在下西洋似乎已經不太可能,但弘治皇帝在大殿上金口已經開了,若最後真沒有下西洋成功,依舊會讓他的威嚴盡失。

這只是其次,畢竟事出有因。

弘治皇帝覺得陳策建議的沒錯,下西洋確實能給大明和諸海夷互通有無提供保障,震懾海上海盜,彰顯大明國威,同時去看看別的國家發展,不至於敝掃自珍。

劉健拱手道:「皇上,既然海圖已被燒,我們只能慢慢摸索。」

李東陽搖搖頭道:「沒有前人的經驗,此番若是硬著頭皮出海,恐有艦隊覆滅之險,那個時候恐會讓諸番國看了笑話,皇上,此事需謹慎為之。」

弘治皇帝沉默片刻,深以為然點頭,此時有些搖擺不定,卻也不知該如何決策。

謝遷拱手道:「皇上,李閣老此言不假,事出有因,即便我們沒有下西洋,想來也不會招來流言蜚語,不如此事就此擱淺吧。」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驕」滴滴 暴躁太子的哭包伴讀 蛇蛇今天也沒變成辣條呢 大王,此奸臣不可留 折辱的陰鬱皇子登基了 精神病發現世界終於癲了 我魚呢[種田] 嬌軟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嗎 路邊的野男人可以撿 一不小心和鬼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