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節,汴京城四處洋溢著喜慶。天子登基以來,雖然應天府有過旱災,但總的來說,還是四海承平的。國家久不動兵戈,修生養息,百業興盛。
正因為這個,「物華閣」傳出來的那些對朝廷的謠言,才不會被人輕信。若是天下大亂,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隨便出一點什麼謠言,百姓們都能相信。
百姓們對物華閣,十分默契的用腳投票。倒夜香在他家門口,只是其一,乞丐鑽物華閣的房子住,不過是冰山一角。
陳初六動用說書人的本事,編纂了幾個故事,很快就在汴梁城中廣為流傳。大家似乎很願意,把這些日子生活的不順,歸之於這個萬惡的物華閣身上。
劉伯奢這幾天,則可以說得上是焦頭爛額了。家族裡的生意朋友,忽然有很多沒了消息。在汴京城中,新開了一家天寶閣,把他的客戶也差不多都吸引走了。
物華閣遭遇的這些,全是因為這些日子,謠言四起,他們物華閣的風評急轉直下。既失去了神秘性,也失去了威懾性。好像每天緊繃著臉的老幹部,忽然被人看見躲在廁所看不可描述的小短片一樣。
劉伯奢也知道,自己面臨的危機來自何方。無非就是錢家,或者趙家。他奇怪的是,這兩家為什麼要合起伙來對付他?但嶺南劉家,是不會輕易認輸的,他們背靠著遠比錢家要多得多的海外貿易,劉家手上的媚川都也終於派上了用處,錢家的船隊很快就會一一覆滅,誰也不敢前往泉州做生意了。
至於趙家……恐怕他們得先處置處置自己的事情。劉伯奢原本很有把握,自己放出的幾個消息,足以讓趙家很長一段時間難以顧忌別人了,撐過了這個時期,讓劉家內部團結團結。這一次損失的一切,將來都會一步步拿回來。
但他卻失算了,對於他放出的幾個消息,百姓們根本不聽。但他也算對了,百姓雖然不聽,但官場上的人卻信以為真,讓皇家分身乏術。皇家分身乏術,但趙元儼有空,不止有空,而且閒得蛋疼。
於是乎,兵分兩路。趙元儼動用趙家「家族」的力量,著力對付嶺南劉家。至於官場上的動靜,暫時卻說不上如何是好。
官場上的這些人,聽外面瘋傳「太后非生母」的消息,心裡其實下意識相信了。他們把這個消息當成了「舉火為號」的特殊信號,並且迅速分成了兩派。
一派自然是想要扶太后上位,一派自然是要讓少年天子親政。應天府大旱之時被壓下去的勸進風,又在朝堂上颳了起來。
好在是冬天,群臣文武不用上朝,不然又是要吵到耳根子掉地上。過年之前,陳初六都一直在舍人院值公。外面各站各的位,他冷眼旁觀。
上午到舍人院,開始批寫公文。差不多一個時辰就完了,然後便開始琢磨望遠鏡的事情。先用玻璃,磨出凸面鏡,然後用燭火,測出凸面鏡的焦點焦距,按照幾何光學的原理,迭加凸面鏡,就可以把望遠鏡或者顯微鏡給做出來了。
磨凸面鏡是個細緻又漫長的過程,正適合在這種沒事做的時候。等磨了一上午凸面鏡,中午吃個飯,下午睡一午覺,起來開始整理一些數學公式。陳初六手上有了那些外邦人,是時候借他們的手和口,往外傳播現代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