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門子弟……
嘖。
倒是身邊的茗煙猶豫地提醒道:「寧主子以後若是再遇到這位趙公子,說話可再和軟些。」
周稚寧一聽,問:「莫非他是王孫?」
茗煙沒說話,只是從隨身提著的紅漆書箱裡取出一張貼兒遞給周稚寧。
這是入周府族學的名單,原是每個學子手上都有一份兒的。周明承替她領了,又轉手叫茗煙交給她。
周稚寧便展開了細看
「平原趙氏?」周稚寧的眉心微微蹙起了。
她盯著貼兒上的名字,輕念了聲:「趙淮徽。」
第6章 士族棄子? 但還這麼心高氣傲……
平原趙氏是士族,但如今科舉制大興,士族的壟斷權早就被打破了,就算是大士族的嫡子想要入朝為官,也得和普通學子一樣經過科考。
但話雖這樣說,也不是沒有至今還風光無限的士族。
周稚寧道:「同樣姓趙,怎麼琅琊趙氏比這平原趙氏風光得多?」
聞言,茗煙抿唇笑道:「琅琊趙氏的先祖有從之功,太祖特許可以保留士族儀制,另賜侯爵之位,世襲罔替。族中兒郎皆能入宮伴讀,這樣的上上恩榮自然不是他人能比的。」
不愧是高官府里的,知道的倒是不少。
周稚寧有些興趣,就與茗煙多聊了聊,二人一前一後地慢慢地往回去的路上走。
另一邊,楊氏與幾個姐兒都留在小院裡做活兒。
他們帶來的過冬衣裳雖多,但大多穿不出去,比起府里其他幾個姐兒的要遜色不少。周允德囑咐她們莫要在外丟了周稚寧的臉面,又勉強湊了十來兩銀子,叫她們好歹去街面上做身看得過去的新衣裳。
但平城畢竟不比西河村,物價講出來都要駭死人。楊氏帶著幾個姐兒逛了一圈,連一件衣裳都捨不得買,最後還是去布莊比量著買了幾匹顏色鮮亮的布,打算回來自己動手裁剪。
周巧珍、周巧慧兩個人還耐得住,但周巧秀年紀小,又好動,沒一會兒就將手上的針線放下了,跑去扒窗子看院子裡的雪景。
其實這麼個小院子早怎麼好看也看了不下十來遍了,雪景天、半白的庭院、枯乾的老樹、散亂的地面……
周巧秀看了一會兒就失了興趣,只艷羨地說:「小弟真好,可以在外面到處跑著玩呢。周府里的景色應該比咱院裡的更好看吧?」
自從到了周府以後,周巧秀感覺家裡的規矩都變大了,什麼地方都不許去,只能待在自己的小院裡。她又是個好動的性子,才拘束了兩天就受不了了。
楊氏拿繡花針揩揩發頂,頭也不抬地說:「你弟弟是要做大事兒的人,哪兒是去玩的?你安分些罷。」
周巧秀撇撇嘴,安靜了,可沒一會兒,她又說:「阿娘,聽說周府里有個很別致的小花園,種的是梅花,開起花來艷艷的,可好看了。」
「你這孩子……」
楊氏有些不耐:「女兒家家的天天想著往外跑作什麼?你又不是兒郎。還是趁早多向你阿姐學學,多在女紅針織上用點心,將來才能許個好人家。」
但話說到這兒,楊氏又不由替周巧珍的婚事擔起了心。
過了年周巧珍也就十六了,這花一樣的年紀該許人家了。若是拖來拖去,到了十七、十八歲,能挑揀的人家就少了半壁。要是再拖到十九、二十,能挑的人家又少半壁。
到時沒有豐厚點的嫁妝,能挑給周巧珍的也只剩些不入流的田舍漢了。
親手養大的女兒,楊氏怎捨得周巧珍吃苦呢?
她許是可以求求周允能的。
但是想想周稚寧的臉色……
楊氏下針的速度都慢了些,可她轉念一想,她又不是求周允能給珍姐兒指個大富大貴的人家,官宦子弟他們不敢攀,難道連個有前途些的秀才也指不得麼?
她暗暗打定了主意。
*
引見過先生的第五天,周府的族學終於開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