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官先恭喜太子殿下。」羅之鳴恭敬而欣喜地行禮。
「等我回去,必給你記上一功,你有什麼心愿嗎?」趙思洵笑問。
羅之鳴聽此不禁動了動唇,眼神亮起了一道光,但很快又淡下來,微笑道:「但求殿下今後發達,別忘了微臣便好。」
「是想回南望吧。」
趙思洵一句話,讓羅之鳴怔住了。
「不想嗎?」
「臣……」羅之鳴覺得自己該拒絕了,可是話到嘴邊,卻無法說出口,他怎麼會不想回家?
趙思洵一邊喝茶,一邊閒聊道:「人之常情,有什麼說不出口的,你在大慶也有近十年,雖然剛開始對本王不太友善,不過細作嘛,謹慎為上,冷血一點倒也能理解,不然不知死多少次了。我說過,之前戲耍你一次,咱倆就扯平了,既往不咎。」
羅之鳴聽完這翻話,不禁跪了下來,「多謝殿下寬宏大量。」
「唉……」趙思洵輕輕一嘆,起身彎腰將這老頭給扶起來,「我離開南望到了大慶,才知道背井離鄉,從無到有,得付出多少心血。這種舉目無親,無人相助,每過一天都提心弔膽的感覺,羅大人,我懂你。」
羅之鳴心下震顫,不管這話趙思洵有沒有作秀的嫌疑,但同為異鄉之客,為母國鞠躬盡瘁,能得到共鳴和肯定,也令他感動不已。
「殿下,來到大慶,老臣便沒想過能活著歸國,可是,若有機會……老臣還是想見見妻兒,見見子孫……」他說到這裡,竟哽咽起來,無法言語。
趙思洵點頭,「好,我給你一個承諾,三年內,我招你回南望,讓你跟家人團聚。」
羅之鳴的眼眶瞬間紅起來,再一次跪下磕了一個頭,「微臣誓死追隨殿下!」
趙思洵笑了笑,「所以,羅大人,好好活著,等歸故土,替我鞠躬盡瘁吧。」
「是!」羅之鳴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三年依舊等得起。
他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接著從袖中拿出一份詔書,遞給趙思洵,「殿下,此乃與大慶盟約詔書,請交於女帝,我國水軍已封鎖博洋湖水域,以防東楚和西越兩軍匯合,另派兵壓境鹿城和旗山,與兩國對峙,皇上下令,我等聽從殿下號令。」
鹿城是東楚和南望的邊境之城,而西越和南望則以旗山為界。
之前趙思洵殺了高鼎,望帝隨之暗中布置,但明面上卻一步未動,照舊與其他兩國親親熱熱,一兵一卒都沒支援給趙思洵,一副隨時隨地就能捨棄他的樣子,如今總算擺明立場力挺了。
高山接過詔書,趙思洵問:「萬佛寺可有消息?」
羅之鳴搖頭,「並無,女帝對萬佛寺並不如高燮那般重視,沒有和尚受招進出宮闈。而且為抓高氏餘孽,甚至還封了好幾座寺廟,連城南那家香火最鼎盛的浮光寺都沒能倖免。」
「萬佛寺之前站在高燮那邊,女帝上位自然要清算,不過只是封了幾座寺廟而已,並非驅逐,遲早這位國師還是得回來的。」趙思洵淡淡道,「若要算起來,各國皆有一位大宗師坐鎮,南望如今甚至有兩個,三花在大盛的地位還是無人撼動。」
羅之鳴斟酌著道:「王爺是不是將一個人忘了?」
「誰?」
「葉霄,這位亦是國師之選。」
然而趙思洵毫不猶豫地搖頭,「他不會答應。」
羅之鳴驚訝,「為何,此事雲霄宮肯出手相助,便是有受招攬之意。」
趙思洵心說,那也得看看是誰的招攬,除了他,葉霄敢答應別人試試?
「你想多了,西越和東楚聯合高燮將高鼎之死栽贓給雲霄宮,人又不是軟柿子隨便捏,不得找回場子震懾一番?」
「可是……」
「相信本王,葉霄是看不上寧娥的,雖後者也算是女中豪傑,但能養出高鼎這種兒子,也是個囂張跋扈不把人當人看的主,不算什麼好東西。」
這話讓羅之鳴信服了,「殿下說的是。」
「所以你說,這老和尚去哪兒了呢?」
羅之鳴疑惑:「殿下找他,可有深意?」
「我想殺了他。」
羅之鳴:「……」他就不懂了,小小年紀,怎麼殺氣那麼重,見誰殺誰呢?連大宗師都敢想!
正當他準備勸一勸的時候,只見趙思洵撇了撇嘴道:「算了,怕是舅公也沒這個實力。」
他心有不甘,心道啥時候造出個狙擊來,秒了那臭和尚,給自家宮主報仇!
而羅之鳴聽此卻鬆了口氣,說實話,他有點怕了這位,每一個大動作都在考驗他這條老命。
羅之鳴一走,趙思洵看著手裡的慶功宴帖子,皺了皺眉。
高山道:「殿下,最好讓烏前輩跟您一起去。」有大宗師坐鎮,便更有底氣,就算那些主張將趙思洵送出去求和的,也不敢隨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