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烏鐸看著他們許久,卻忽然對趙思洵低聲道:「洵兒。」
「舅公,您放心大膽地弄死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可別放跑了!」
趙思洵一想到葉霄生死未知,被逼著自廢武功的畫面,恨得牙痒痒,若非自己武功不行,否則撲上去咬都要咬死他們!
趁人病,要人命,一旦將這三個放跑,以後再想報仇可就難了!
他越看越怒氣難消,又道:「不,別弄死,給我廢了他們武功,不是想要成仙嗎,沒了武功,我看他們怎麼成仙,讓他們也嘗嘗螻蟻的滋味!我家霄哥哥怎麼樣,他們得千百倍地還回來!」
見趙思洵眼露凶光,烏鐸嘆道:「北寒鐵騎已經在天山之下了。」
剎那間,趙思洵表情一滯。
只聽烏鐸又道:「雖然這三個看起來內傷慘重,已無還手之力,但是大宗師的境界猶在,若真對上生死,洵兒,老夫也沒把握不付出代價就能殺了他們。」
此言一出,趙思洵不禁看向這三人,沒錯,他們形容狼狽,猶如喪家之犬,然而一個個竟已經站起來了。
葉霄掙扎在生死邊緣,被無極功逼到絕境的時候,這三人可沒有浪費一點時間調息,雖然內傷難愈,但是殊死一搏的力量還是有的。
葉霄和雲霄宮各大長老根本無法震懾北寒,若是烏鐸再有個萬一,天山的關卡便無人能守,屆時北寒長驅直入……
雖然是大盛直面北寒鐵騎,但同為中原,唇亡齒寒。
「你想怎麼辦,老夫聽你的。」
方才驚險的一幕,烏鐸看在眼裡,趙思洵差點死在山鬼手中,葉霄被逼著自廢武功,這憎恨和怒火,面對始作俑者,一般人如何平息?
烏鐸並非聖人,相比天下,他更在意自己的外孫子,只是趙思洵作為南望太子,雲霄宮屹立天山,有自己的使命,做出任何決定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烏鐸怕他後悔。
趙思洵的目光緩緩地划過周圍,雖然江湖各門各派姍姍來遲,沒幫上什麼大忙,但他們有這份心意,已是難能可貴,可見中原武林並非無可救藥,依舊充滿著俠肝義膽。
他們會來相助雲霄宮,便是因為其駐守天山,抵擋外敵的功績。
而葉霄……明明知道四大門派圍剿天山,與前朝的約定也早已失效,卻依舊不肯離去,為了什麼,這是中原國土啊。
有些人可以為了一己之私將天下大義拋之腦後,但有些人,卻能為了那份俠義心腸,堅守不移。
趙思洵想到這裡,閉上眼睛,深深吐出一口氣道:「你們走吧。」
三人聞言,驚詫地看向他。
他們上天山,便是做了成王敗寇的準備,沒想到趙思洵竟然願意放過他們!
只見趙思洵冷笑道:「你們不仁不義,無信無德,可我卻不能置黎民百姓於不顧,北寒破關,遭殃的還是他們,雲霄宮守了三百年,葉霄至死都不肯放棄,也不能因為你們這些人功虧一簣。」
三花聽此,雙手合十,那張無悲無喜的臉龐再一次消失了,由衷道:「阿彌陀佛,慚愧。」
而原本繃緊神色的段平沙和孟曾言也放鬆下來,面有赤意。
當他們放棄了大義,選擇了私利,就已經輸了。
「不過,三大門派名聲盡毀,門下弟子死傷慘重,是你們咎由自取!但今日之事沒完,回去告訴各國皇帝,我南望大軍終有一日踏平三國,大一統中原,屆時趙思洵必上各派,再討今日之債!」
說著,他朝聶冰他們抬了抬手,只見上千名護衛整齊地收起步.槍,分立兩側,讓出一條通道,而被江湖各派看守的上陵學宮、清虛派和萬佛寺弟子,也鬆了綁。
見此,三人不再猶豫,沉默地帶著各派僅存弟子下山離開。
等他們一走,趙思洵便吩咐道:「聶冰。」
「屬下在。」
「帶上所有的槍枝彈藥,前往天山關卡,阻擋北寒鐵騎。」
「是。」
接著趙思洵看向烏鐸,「煩請舅公再辛苦一次,既然呼延默發誓不入中原,那麼您在,就是震懾。」
烏鐸點點頭,「好。」
最後,趙思洵望著這些武林各派,抬手一叩道:「多謝諸位千里奔赴天山相助雲霄宮,如此俠肝義膽,令人敬佩。如今雲霄宮事了,本該招待各位,只是北寒威懾在旁,不敢鬆懈。趙思洵在此請求各位再助一臂之力,共同和抵擋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