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1 / 2)

各位叔伯細細想想,可是這個道理?」

喔,是,是!!

他們買過繁市、北城的報紙,的確見兩地轉載過符城日報的新聞。

這麼說……他們只要捐些錢,就……就能在全國的父老鄉親面前高調地露個臉了?

阿笙的那句,介時見報,難保會有外商途徑符城,便前來他們店裡進貨。

在外做生意的,有幾個不想要名聲?

這有了名聲,這口碑一傳十十傳百得,還愁沒生意做吶?

孫掌柜早年是剃頭匠出身,全靠娶了鄭記食鋪的寡婦鄭采荷日子才漸漸地好起來。

這位孫掌柜對錢財向來看重一些,但見他喝著茶,「阿笙啊,孫伯伯多嘴問一句,現在你你善事名單裡頭,都有誰啊?」

「二爺、胡隊,還有濟和堂的馬大夫……唔,我想想……人數實在有些多,我這一下子有些記不住。」

「胡隊明白,到底是在巡捕房工作嘛,總得給咱們百姓起個頭。至於馬大夫,他同你爹爹一樣,早就是咱們長寧街上人盡皆知的大善人了。

這,這謝二爺圖什麼吶?圖名聲?」

這些人自己奔著名聲去,便不會想到,這世間,總有人不為名,只為對得起自己那顆赤誠的心。

阿笙搖頭,「這我便不知了。」

在坐的其他掌柜道:「哎,瞧你這話問的,這齣名的機會,誰不要啊?」

有人打聽:「二爺捐多少啊?」

阿笙豎起一根手指頭。

有人猜測:「一百件冬衣?」

阿笙點點頭。

這個數量,是他同二爺商量好的。

二爺要是帶頭一下子捐贈太多,會給其他人壓力,反而不容易成事。

「這二爺捐得也不多嘛。」

「那我捐兩百吧。」

「兩百五不好聽。我捐三百!」

「那我三百五十件!!」

這見報的事,誰想落於人後吶?

若是捐贈的數目太磕磣,不好看不說,難免遭人奚笑。

這見報本是一件出風頭的事,到時候可就變成倒霉事一樁了。

於是乎,也便有了今日的見報。

所不同的是,後頭二爺竟一口氣捐贈了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

不僅如此,二爺還說服了符城商會的眾多大老闆,參與了這次捐贈。

聲勢之浩大,是始料未及的。

他也是今早在看見報紙之後,才終於明白,二爺那日在辦公室同他所說的——

「好,我答應你。替你演好這一出開場戲。不僅如此,我還給你送上幾副鑼,幾面鼓。讓你這齣戲,唱得熱熱鬧鬧,博一個滿堂彩。」

這句話背後真正的含義同分量。

阿笙將那日他去遊說幾位掌柜的、老闆的事,撿了大致的,比劃給爹爹瞧。

阿笙比劃的時間有點長,這會兒廚房恰好不那麼忙,大傢伙今,便紛紛圍上前。

喬德福也在上,瞧見阿笙的比劃,當師傅的激動地揉了揉愛徒的頭,「阿笙,你這腦子,可真是好使啊!」

方慶遙矜持地微一抬下巴,「那是,你們也不看看,是誰生的。這孩子隨我,這聰明勁啊,是真沒話說。」

方慶遙這話一出,大傢伙忍俊不禁,廚房裡笑成一團。

發放冬衣同被褥的地點,就在符城城西,是城外流民,以及城內一些流離失所的窮苦百姓聚集棲息的地方。

發放捐贈那日,巡捕房派了人前來維持秩序,便是符城商都派了安保隊,以免有人因為強搶物資,鬧出什麼事來。也是為了有人渾水摸魚。

善事反變壞事。

由長寧街上幾位掌柜的、老闆們以及家眷或者是親朋們,親自給需要捐贈的百姓發放物資。

「謝謝,謝謝孫掌柜的。」

「多謝蕭太太。蕭太太您可真是個大好人啊!您同蕭掌柜的,定然能夠長命百歲的。」

「哎,老人家,言重了,言重了。這件冬衣,還請拿好,啊。「

「不客氣,不客氣。大家都是同胞,為同胞們做點事,是咱們應該做的,啊。」

阿笙也來到了發放物資的現場。

他瞧見許多衣不蔽體,身上打著眾多補丁的百姓,眼裡頭閃著淚花,珍重地捧著冬衣,抬手抹去眼角的濕痕。

太好了,這一回,符城的百姓可以安心地度過這個嚴冬了!

最新小说: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鳥 快穿:三十六計只為滿分虐渣 挖金礦的丈夫回來了[九零] 穿成白月光和死對頭網戀了 我靠扎紙技術養娃了 流放荒星,我在星際種田養崽 玉軟香毒 在年代文中鹹魚 死遁後冷麵仙君變瘋狗了 和死對頭穿進了真實狼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