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晚娘等人是做不正當營生的,還勾引他們,他們抵死不從,就將他們打成了這般。
家中婆娘們聽罷,自是氣不過,怕晚娘等人帶壞此片風氣,亦怕孩童們跟著學壞,遂上門預備砸了她們的生意。
「呸,躲在婆娘後面的窩囊玩意。」
莫婤聽罷,很是氣憤。
連一向情緒穩定的晚娘說罷,亦有幾分憤懣道:
「自己不敢來,支使自己娘子犯險,算什麼男人。」
「後來如何?」
莫婤急著追問後續。
「有不信的,但見勢不妙也只能忍了。」
晚娘搖搖頭,恨鐵不成鋼,隨即又高興道,
「亦有信的,還說待我們開業,要去捧場!」
莫婤聽罷亦高興了兩分,又多了些「預約號」,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一面聊著,一面也未耽誤手上的活計。
一個時辰過去後,莫婤也將胸托做了個雛形,只待明日裝上內襯,再鎖邊,便大功告成了。
中午同莫母吃飯時,莫婤亦同她分享了這個瓜。
莫母聽罷,立即便說她下午就去培訓地,一是培訓藥童,二也是想吃到細節瓜。
聽聞莫母要去,莫婤便托莫母,將昨日繡娘們染壞的藍布,買一塊回來。
知她鬼主意最多,莫母沒問原由,就應下了。
用完午膳,莫婤便開始忙活她的賺錢大計。
揣了角門鑰匙,背上個葫蘆竹籃,莫婤先去了東巷買了些摺疊式竹籃。
隋朝時,竹籃就有摺疊式的,其關鍵在於特殊的鉸接結構。
籃子的側面由一系列可彎曲的竹片組成,通過精心編制,確保各個部分能沿著特定方向折合②。
捆好籃子,她又去巷子口鄭胖子家的羊奶鋪,買了一大桶新鮮的羊奶。
她拖不走,還是鄭胖子喊了他家的陽哥兒,送進了莫婤家院子。
在土灶上熱燙大鐵鍋,莫婤將羊奶一勺勺舀進鍋內,燒大火煮。
待煮沸後,撤了火,蓋上棧盆,就是木蓋子,放涼。
傍晚下學後,莫婤扯了長孫無忌去了東市。
東市魚龍混雜,莫婤獨自是不敢來的。
幸而長孫無忌抱著佩劍,冷著臉,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
她才順利在東市批發到了果脯、蜜餞和一些堅果,又在胡商處買了酥酪,方辭別長孫無忌,回了高府。
掀開棧盆,放入酥酪,做酸奶引子。
攪勻後,將鐵鍋中的羊奶都舀進陶罐中,足足裝了三個及莫婤大腿的陶罐。
將陶罐口用棉布紮緊,放在炭未燃燼的土灶旁,發酵。
翌日,到東跨院撿了一背簍的棕櫚葉,洗淨後,又找趙媽媽借了輛小型的「木牛流馬」③。
日暮西垂,掀開瓦蓋一角,莫婤嘗了嘗,羊奶已發酵成酸奶。
向莫母詳細講了她的計劃後,將陶罐及其他用物搬上了木牛流馬。
央了莫母陪她,母女倆去了夜市賣古代版「酸奶撈」。
第23章 木牛流馬攤夜市售賣忙碌中
長安城,坊市內的夜市。
街頭巷尾,燈火通明,其間簇簇花燈點綴,如繁星落地。
在巷口找了塊空地,將木牛流馬推平,輪邊抵上石塊,停穩。
莫婤從木牛腹中取出匹靛藍素布,是前日試染缸時,染壞的。
素布抖散,染得不均面朝下,揮出,鋪到木牛背上。
隨後,她又展開一個個精巧的摺疊式竹籃,宛若綻放的木蓮,在木蓮內墊上洗淨的棕櫚葉。
棕櫚葉上堆了各類小料,如雀麥、蜜漬果、核果、紅豆、肉桂……每一籃都尖溜溜的,擺滿了牛背。
見夜市中,人逐漸多了起來,莫婤敲起鑼鼓,叫賣道:「停一停,瞧一瞧,新鮮的酸奶撈!」
夜市中,大家從未聽過這玩意,木牛流馬旁漸漸圍滿了人。
莫婤掀開陶罐蓋,裡面是乳白的酪漿。
隨著莫婤一
勺勺舀入竹碗中,這拉絲的酪漿,饞的人流口水。
隋朝時,長安城內的百姓本是愛吃酪漿、奶酪等奶製品。
但因莫婤方才吊起了他們的好奇,此一見,竟仍是常見之物,只是換了個名字,都有些意興闌珊,欲離開。
莫婤見狀,拿出斗碗,一面拌酸奶撈,一面吆喝:「免費試吃,不好吃,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