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2 / 2)

待莫婤再睜眼時,身旁站著同款姿勢的李二郎和觀音婢。

見她醒了,李二郎愧疚地望著她道:「阿婤,都怪我。」

在毓麟居舉辦交流會前,長安城就悄然傳出呂家赤子,有西楚霸王之像,待之後毓麟居聲望昌盛之際,他們甚欲借其名望,將此事傳得更玄乎幾分。

只此舉方欲施行,就被時刻留意長安城動向的長孫無忌發現按下後,告知了李世民和莫婤。

李世民將呂二郎揍得下不來床後,同長孫無忌和莫婤一道忙前忙後將毓麟居摘了出來,但瞧著烈火烹油之勢的毓麟居,莫婤思腹再三還是暫時閉了館,欲先歇歇大伙兒的熱情。

誰知,方歇業了三日,她就接到了南陽公主的傳信,說是毓麟居竟已引起了朝堂官員的關注。

長孫無忌也從御史台裴大人處打聽到竟已有了彈劾毓麟居的奏摺,言其籠絡人心,結黨營私,恐有造反之嫌。

雖已托裴大人壓下,卻是壓不了太久,幸而毓麟居已閉業,幸而楊廣在東都洛陽,才未有官員面諫楊帝。

聽及此,莫婤果斷整合穩娘掌柜,將容煥閣掛牌避嫌後,託付給了周媽媽,同李世民和觀音婢遠赴太原。

大隋將傾在即,長安城也逃不過被戰火席捲,唯有與李世民同進退,才能稍避開。

只是,她百般哀求,莫母也不願同她一道離開長安,單大人也不願加入李淵將軍麾下,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歷史正軌上。

思緒回攏,壓下心頭隱憂,莫婤淡笑著搖了搖頭道:

「早有預兆,不必自責。何況,我們只是蟄伏,來日我必能將接生館開遍天下!」

向著三人伸拳,他們擊拳立誓。

在太原留守之際,觀音婢無婆婆教誨,亦無妯娌相助,幸而還有莫婤陪在她身旁。

觀音婢在施粥,她就帶著穩娘們四處接生;觀音婢在太原近畔出資修建玄中寺,她就派了隊穩娘駐紮看診。

暮鼓催殘陽,晨鐘醒綺夢,她與觀音婢常立於寺中,聆聽古銅大鐘撞出悠揚深邃之音。

鐘聲裊裊,穿過斑駁的廟宇,越過漫天的火光,飄蕩在李淵和李世民誓死守衛的太原上空,也將李唐家的聲望、長孫氏的仁德和穩娘們的技藝,深深紮根於太原郡百姓心中。

至此,觀音婢深得李淵的信任與支持,而得李淵看重的還有莫婤。

大業十三年,天下反隋勢力紛紛蜂擁而起,群雄紛爭。農曆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④」的名義正式揮師南下。

所到之處,戰火紛飛,傷員不斷,莫婤只好帶著她的人手,四處奔波,日夜救治。此間她還不忘日日同莫母去信,只是不知有幾封能到她手中。

在莫婤幾近絕望之際,單雄信竟帶著莫母投靠了唐軍,她心中大石終是落地。有了莫母的加入,她如虎添翼,在減輕唐兵和百姓傷亡的同時,也讓李唐家更加民心所向。

這些李淵自然看在了眼裡,而同他一道征戰沙場的李世民更是記在了心裡。

同年農曆十一月初九,唐兵攻入長安。

紅日西垂,殘霞似火,城牆上的「李」字大旗在風中烈烈作響。

一匹炫白駿馬疾馳而來,駕馬的女子紅裙獵獵,墨發飄舞,奪目而張揚。

第103章

李淵帶領唐軍早在十日前便攻下長安,連高夫人等女眷都在三日前抵達,莫婤因幫一將領的夫人接生,而耽誤了些時日。

此時,長安城城牆上,已不見箭矢、彎刀,城門也被重新加固過,兩側的士兵們列隊站立,身著鎧甲,手持長矛,神情肅穆卻充滿朝氣。

莫婤如小時般,抱著馬兒的長脖蹭了蹭道:「胭脂雪,累了嗎,慢些吧。」

馬兒扭頭貼了貼她,馬蹄慢了些,方欲行過城門,便被一守門的士兵攔住。

「下馬迎檢!」

攔住莫婤的是一娃娃臉的小兵,約莫十六七歲,眼中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莫婤正欲下馬,小兵就被身旁的方臉士兵拉住道:「你沒瞅見姑娘一人啊,又無包袱,下馬誰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重生之嫁紈絝 一睜眼,成了七個崽子的惡毒後娘 回歸八零再就業 五零香江豪門生存法則 這個影帝看著不像好人 奉皇遺事 荒域之主 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神都[全息] 蜜汁炖肉(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