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領兵出征,威風凜凜,方到就在河東一潰千里,連大本營晉陽就丟了,大臣們早就得了信,飛遞入長安的折報①卻是今日方傳到李淵的手中。
現今整個河東地區幾乎全部淪陷,眾臣震駭,正心痛於李淵被蒙蔽,就見其怒斥道:
「皆怪劉武周等人不講武德,不敢正面迎戰,卻於後方斷我軍水源,待裴卿無水搬營時趁亂襲擊,致使我軍傷亡慘重,何等陰險狡詐!②」
「確是如此,父皇明鑑!」
也折在劉武周手中的齊王李元吉忙出聲附和。
而他身後的李靖拼命咬住牙,既要憋住被其愚蠢逗出的笑,還要忍下對裴寂戰敗的怒火。
大殿之上,除了兩父子一唱一和的開脫和偏袒聲外,再無其他。只是,眾大臣雖不言語,但心頭卻是對李淵的偏頗很是失望。
李淵顯然未曾察覺眾臣的想法,拿起桌案上的山河圖,悲痛道:「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③。」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一片譁然。
「皇上,三思啊!」
「為之晚矣,不若及時止損!」
「皇上,萬萬不可啊!」
「有何不可,我等已無力回天。」
碩大的太極殿上,支持聲、反對聲驟然升騰,眾臣爭得面紅耳赤,感性些的臣子更是悲痛欲絕、涕泗橫流。
忍住心頭滔天怒火,李世民上表勸阻道:
「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願假精兵三萬,必能平殄武周,克復汾、晉!④」
李世民的豪言壯志振聾發聵,若當頭棒喝,止住了朝堂上眾臣的喧囂,也讓李淵心頭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靜默許久,方緩緩道:「讓朕想想。」
這時的李淵未曾想到,他不過是猶豫的考量,竟讓他在之後的軍事問題上,幾乎失去了全部的話語權。
他更未曾想到,也因此舉,讓絕大多數地方勢力對他大失所望,而轉投效了此後帶領他們所向披靡的秦王李世民。
然而,此時立在朝堂上,挺拔如利刃的李世民,顯然已有預料。
他知道,真正屬於他的機會、屬於他的戰場,終於來了。
退朝後,李淵脫下濕透的龍袍,正欲鬆口氣,就又得到了宮外傳來的消息,裴寂竟已率領殘兵偷偷逃回了長安,正徘徊在城中不敢見他。
而在院中又練完一套拳法的李世民心情頗好。
畢竟,昨日只是在長安城中閒逛,都能撞上乞丐般的裴寂。
他命人秘密將此消息遞了上去,不知父皇是否欣喜。他只知道,他成功領命出征的勝算又大了幾分。
宮外,翻來覆去琢磨了整宿的長孫無忌,得知秦王下朝後,便遞信入了承乾殿。
「輔機,你這般耳聰目明?這就得了我請旨出征的信了?」李世民擦了脖頸上的汗快意道。
長孫無忌眸光一閃,並未認下,畢竟他此番前來確不是為此事,他是來向其討要了他同觀音婢成親那日,莫婤給他們的講義。
「這你可有福了!」
李世民興奮地領著他進了自己的書房,用把銅匙開了桃木多寶閣密鎖櫃,東摸西扭,幾番倒騰彈出個暗格。
暗格裡頭,是本保存得頗為精細的書冊。
長孫無忌一手小心托著,一手輕輕翻閱,竟見裡頭還用硃砂做了批註。
「這批註是……」長孫無忌遲疑道,覺手中的講義頗為燙手。
「我的經驗之批啊!便宜大舅子你了!」李世民一臉惋惜道,他都無謄抄,這可是孤本。
「打擾了,不用了。」
長孫無忌將講義塞回他手中就要離去,心頭頗為惱怒自己怎就聽信了他的話,他可對妹妹、妹夫的性之事無半點興致!
李世民瞬時就瞧出了長孫無忌心頭的彆扭,知他是個純情童子,想著自己也對這講義頗為捨不得,便可惜道:
「那你是領會不到我的獨門之解了,且等著罷。」
說完,他大筆一揮,開始謄抄。
因他對其中內容琢磨了數遍,下筆如有神,幾十頁的講義,只花了大半個時辰就一字不落地抄出份無註解版。=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