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隆科多來他們府上的次數勤快了許多,話里話外的意思是想讓家中女眷過來給四爺和自己請安。
原本四福晉還摸不清楚他的路數,後來進宮給額娘請安的時候說到此事,額娘才告訴了她,隆科多在族裡收養了幾個養女,其中兩個最貌美的,還記在了他名下,成了名正言順的皇貴妃侄女。
這樣出身尊貴的姑娘來四爺府上請安,是什麼居心,不用腦子想都知道,這是惦記上四爺側福晉的位置了。
四福晉慶幸額娘沒有一味地幫扶母家,甚至還幫著他們一起防著佟家人搞事情。
妯娌二人又說了許多交心的話,八福晉才伴著月色盡興而歸。
--
宮裡,佟佳禾聽到宮外傳來的好消息,還來不及高興,就讓人給叫去寧壽宮了。
太后這幾日太高興,心情大起大落,身子遭不住,眼下竟然病倒了。
「阿爹……阿娘……」
佟佳禾趕來的時候,就聽見太后的叫喊聲。
即便是在睡夢中,太后的聲音依然洪亮。
原本以為幾副藥的事情就能有好轉,沒想到年過六旬的老人,這會兒竟然跟孩子似的,在床上又哭又鬧,叫起爹娘來。
「阿娘,我不要離開草原,我不要!」太后一直用蒙古話說道。
論精通蒙古話,宮裡除去那些蒙古出身的嬪妃,佟佳禾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娘娘,太后娘娘昏睡之後,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就這樣了。」
皇上沒來,太后病倒,皇貴妃就是眾人的主心骨。
見皇貴妃來了,寧壽宮的宮人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把太后病倒的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又回想了一些細枝末節添進去。
說得急了,還帶進去幾句蒙古話。
佟佳禾示意她不急,想好了再說。
主子病倒,身邊伺候的宮人最是可疑,需要一一排查。
寧壽宮的掌事嬤嬤守在太后身邊,其餘近身伺候的全被承乾宮的人帶去偏殿詢問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的口供都對得上,沒有任何疑點才放回來。
聽著太后時不時的叫一嗓子,哭一陣子,一聲爹加上一聲娘,讓佟佳禾有些頭大。
太后是誰,是皇上的嫡母!
長輩病了,當然要讓晚輩來看看。想到康熙今兒設宴定會飲酒,佟佳禾讓人備了醒酒湯一併送過去。
以梁九功的那股子機靈勁兒,康熙的醒酒湯已經喝下去多時了,甚至可能已經化為一攤廢水排了出去。要想升職加薪,這面子功夫必不可少。
「這事兒還得請皇上過來看看,蒲雨,你把本宮備好的醒酒湯一併送過去。」看著太后的病容,佟佳禾語重心長。
寧壽宮的宮人們也深以為然。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錯覺,太醫院的這幫人越來越沒用了。
太后這般年紀,大病有過幾次,卻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古怪,太醫們急得頭髮都要抓禿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今兒太后高興,見到兩位公主更高興,難道真是高興壞了?
這高興壞了,顯然不是皇上和皇貴妃娘娘想要聽到的答案。
康熙聽聞太后病倒的剎那,甩下摺子就來了。
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
自己年過四十,轉眼再過兩年就要五十聖壽,已經明白了為人父母諸多不易,尤其是皇家的親情,比尋常人家更難把控。
瑪嬤逝世後,太后一改往日的性情,對自己的態度改變了很多,自己對太后也慢慢有了長輩的實感,尤其是近些年,兩人之間的親情突飛猛進。
猛地聽到太后病了,康熙心也跟著糾了起來。
「梁九功,再快些!」
抬著萬歲爺的轎子已經在往寧壽宮飛竄,康熙尤嫌不夠,不斷催促著宮人們腳程快些。
一行人趕到寧壽宮的時候,梁九功覺得自己看人都有重影兒。
他多久沒這樣跟在萬歲爺轎子跑過了,上一次可能還是十幾年前。擦掉額頭上的虛汗,梁九功小心跟在康熙身後進去。
「阿娘。」太后叫道。
「哎。」佟佳禾應聲。
「阿娘!」太后又道。
「我在。」佟佳禾表情不變。
「阿爹。」太后對著門口的人叫道。
門口那人不應。
「阿爹!」太后的聲音急了些,連帶著握著她手輕輕安撫的佟佳禾都看向門口的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