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走進,才發覺亭中隱有說笑的聲音傳來,早有人在亭中了。
姜溯霜猶豫著要不要離開,柳初便拉著她進了亭子。
亭子三面環湖,四周都遮了淺色的帷幔,中間兩方小榻上,有一名年輕婦人和一位老婦人正圍坐談笑,中間放著一個小床,襁褓里的孩子睡得正熟。
年輕婦人許是剛生產過的原因,身子虛弱,圍著一床毛毯。老婦人手中撥弄著一串佛珠,眉眼和藹。
姜溯霜眼下就是不用問也知道,年輕婦人是李清竹的妻子,老婦人便是李學士常掛在嘴邊的,程雋安的師娘。
「蓮嫂嫂!嬸嬸!」柳初應是常來府上做客,與兩人都極為熟稔。
亭中二人一齊抬眼,看到柳初和姜溯霜都詫異了一瞬,又迎著她們到亭中坐。
第31章 赴宴(三)
「初兒, 快來嬸嬸身邊。」李老夫人牽過柳初的手,讓她在自己旁邊坐下,又對姜溯霜招呼道:「姑娘請坐, 姑娘瞧著眼生,是哪家的孩子?這孩子,長得真水靈。」
老太太又仔細瞧了片刻,對一旁的蓮笙道:「我瞧著長得有些像婉。」
蓮笙聞言,也跟著細細看,看罷笑著點頭:「是有些像,眼睛像, 嘴巴也像。」
老太太聽了這話, 對姜溯霜更熱切了, 「姑娘便跟著初兒一起叫吧,叫我嬸嬸, 叫她嫂嫂便是。」
姜溯霜被看得有些不自然, 連忙低頭打招呼, 「蓮嫂嫂, 嬸嬸。」
「姜妹妹是同二弟一起來的,書院後廚管事。」柳初笑著給二位長輩介紹姜溯霜, 「嬸嬸想必聽說過姜姐姐的名號。」
「原是姜管事,久聞大名。」李老夫人笑道,「我家那老頭子極喜歡你的手藝!」
「我只會做些家常菜, 同外面的大酒樓沒法比。」姜溯霜自覺自己的手藝半斤八兩,在書院做的菜,也是因為對大晏人比較稀奇, 才覺得好吃。
「姜姑娘不必謙虛,我那老頭子可不是這麼說的。有空我一定嘗嘗姜姑娘的手藝!」老太太樂呵呵的。
「一定, 嬸嬸和嫂嫂到時知會我一聲,我定然不會推辭。」說著,姜溯霜還是沒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小心問道:「嫂嫂和嬸嬸方才說的……這位『婉』是何人?」
連笙和老太太心照不宣的對視一眼,因著那位身份特殊,沒有多言。
老太太道:「是位友人,你同她長得有些像。」說完,老太太又細想片刻,「她家有個女兒,應當同你一般大,只是身子骨弱,我也許多年沒有見過那孩子了。」
蓮笙在一旁想起什麼似的,掩住嘴角輕呼一聲,道:「我記得,婉的女兒同雋安是有婚約在身的。」
提起熟悉的人,姜溯霜的耳朵一下子不自覺豎起來。
一旁吃糕點的柳初也瞪大了眼睛看過來,她只知道程雋安有婚事在身的,只是不知道竟然那位的孩子。
「對,對,是同程大人定下的。」老太太也才想起來有這麼一出,「改日便同程大人坐坐,商議兩個孩子的婚事。」
「有機會是該一起聚聚,雋安也老大不小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婉的女兒長什麼模樣……」蓮笙道。
姜溯霜聽著心裡感覺空落落的,剛才柳初硬是塞進她手裡的糕點,明明味道和火候都恰到還差,她也覺得沒有多香了。
柳初下意識看向姜溯霜,果然神色不似方才,反倒是有些落寞,不由得有些著急,但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柳初心裡再著急,也只能今夜回去同自家相公好好說道說道。
程雋安喜歡姜溯霜在整個程家已經不是秘密了,柳初一門心思想做個媒人,眼下卻是不能了。
她又塞了口糕進嘴裡,心裡不免為程雋安感到惋惜。
老太太和蓮笙聊著今日宴會上的賓客,柳初偶爾插一句嘴,倒是沒有人注意到姜溯霜在一旁食不知味,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樣了。
姜溯霜只覺得自己剛吃下去的糕點好似卡在心口處,她喝多少水都沒用。
自己明明……明明……
「初初,怎麼在吃東西?」亭外傳來程永安的聲音。
姜溯霜的思緒被打斷,她抬眼看去,方才在側廳說笑談天的三人就站在涼亭外。
這邊柳初潦草的嚼完嘴裡的糕點,把雙手背到身後,乖乖巧巧的走到程永安身邊,喚了一聲:「夫君……」
程永安頗為無奈的伸手抹去柳初嘴邊的殘渣,「待會兒便開宴了,怎麼還吃零嘴。」
柳初眨巴著大眼睛,也不說話,只看著他。
姜溯霜被這兩人之間的氛圍酸的牙疼,轉頭對上程雋安的眼睛,又不自然的別過。
「瞧瞧這夫妻兩個,真是好一對恩愛小鴛鴦!」老太太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