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更為貼切的答案,那就是加盟。
禾嬡尺後知後覺地想起,當初那家張奶奶酸奶麻花店面根本沒有裝修。
開門營業時,也僅僅只是把鍋具在店面搭起來,反正客人都是買了麻花就走,也不需要安排座位。
想來他們其實早有預謀。
原本禾嬡尺以為對方的商業經營模式是,先開張依靠折扣引流,等口碑上來,擠掉同街區的另一家麻花店,再慢慢調價,讓客人接受新的價格,這樣他們就能慢慢盈利。
沒想到,人家根本不是這麼做的。
某些資本的想法跟一般人不同,根本瞧不上一家店慢慢做起來之後,能賺的那點小錢。
人家要的是更快的,更多的錢。
所以張奶奶酸奶麻花的盈利模式是,在人流量大的食街上,用盡一切辦法,哪怕是虧錢營銷,也要製造出這種店非常賺錢的假象。
聘請好的,優秀有經驗的店員,到路上派傳單,吆喝。
將手裡有點閒錢,又不曉得應該到哪投資的人,吸引過來,然後給他們畫餅。
「你看,現在人流量這麼多,我們測算過,到時候就算沒了團購,也會有很多人來買,畢竟用團購的人其實也就這個比例,我們帳目都有統計。」
「買二送一,就是三根麻花,二十多的售價,幾塊錢的成本,除去鋪租和人工幾乎就是純賺。」
「而且需要的店面不大,甚至都不用裝修,你看我們這家店裡頭幾乎就是毛坯,沒裝修,投入少,只需要設備費用,加盟費用,門面就能開。」
「你都不用自己管店,請幾個店員就行,要不了幾個月就能回本,到時候回家等著數錢。」
有些人手裡的錢來得容易,根本沒什麼社會經歷,很輕易就會交出去。
也有些人好不容易攢下錢來,卻不知道怎麼錢生錢,希望日後養老時手中能寬裕些,於是也跟著投資。
這些人要求不高,能穩定賺點兒就行了,不指望發多大的財。
沒想到,他們想要的是開店的利潤,人家卻瞄準了他們開業的本金。
店鋪倒閉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人家可能最初就只租了兩個月。
當時接近年底,本來鋪面就不好出租,所以他們只要跟房東稍微談談就能縮短租期,只租兩個月。
吃過兩次酸奶麻花的禾嬡尺心中清楚,這樣的網紅小吃其實沒辦法持續太久,這東西利潤雖厚,但是很容易膩。
最開始貪新鮮,去買個一兩根吃,但是這次吃完,下次還去買嗎?
下次買過了,下下次呢?下個月呢?可持續嗎?
顯然商家很清楚這種網紅小吃的特性。
他們知道不可持續。
但對他們來說,也根本不必持續。
張奶奶酸奶麻花只需要在租下門面的兩個月內做足假象,兩個月後,不管賺得多賺得少,都可以直接抽身離場。
這個坑在短時間內挖得又深又大,叫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將人狠狠坑殺。
加盟其實不是壞事。
原本就是技術和經營的雙組合,有些人有時間有本錢,想做點生意,又苦於沒有技術和配方。
而有些人擁有技術和配方,又沒那麼多本錢去做生意,或是有野心,想要將生意做得更大。
兩者一結合,就是加盟。
一般情況下,為了讓更多人加盟,品牌方會儘量把自己的形象做好,配方完善,有不少品牌方其實還帶指導。
不光能培訓員工,還能幫忙處理裝修,選址等各項事宜。
前些年好些加盟奶茶店,涼菜店的投資人就賺到不少錢,屬於雙贏局面。
雖說也有虧的情況,只是大多數品牌方都會儘量想讓加盟者賺錢。
比如說為了避免競爭,某個城市總共只能有幾家一樣的店鋪。
同一商區內不能有兩家加盟店等等。
這樣能把自己的品牌做起來,也好繼續鋪貨,持續賺錢。
然而酸奶麻花不是。
他們只做最前面的布局工作,再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將人拉入局內。
後續的加盟費、技術指導費、材料費、設備費,足夠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開店可不容易,得選址、裝修、買材料、僱人。
鵬城的門店租起來又貴,還有所謂的轉讓費或是喝茶費,光這些就要花一筆不少的錢。
再加上還得支付加盟的各種費用,估摸著開一家店,保守得先砸個二十萬以上,萬一後續經營不善,每個月的租金和工資又得要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